天梯山石窟彩塑的修复保护
发布时间 2014-08-31 浏览 51573 次
物产生直接伤害,降低修复难度,同时可使断裂缝隙在重力作用下自然粘合,效果令人非常满意。此外,在“注水法”实施同时,可加入胶结材料来增加填充材料的胶结强度。

修复时,由于泥层的收缩效应是影响泥塑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收缩速率过大,在泥层内部及表面易形成空洞和细小裂隙、裂纹,从而给文物安全稳定埋下隐患,而修复中所采用的“灌浆分层填充法”可减小泥层的收缩效应,降低因泥层水分迅速扩散对缝隙造成的影响,加之填充泥层含水量过高,也会影响泥层收缩率。由于填充泥层有一定的饱水值(泥层中水与土比例),饱水值一般在7左右。为此,可通过不间断对泥层喷湿、保湿,来降低泥层的收缩率。

针对泥塑残损的不同的情况,在修复中使用了三种材料:①聚醋酸乙烯;②糯米汁;③Paraloid B72。聚醋酸乙烯乳液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及可逆性,尤其是在泥塑文物裂隙修复方面,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材料。在使用时应注意,其使用浓度不宜太大,浓度太大,易引起文物表面颜色的改变,一般情况下,浓度以5%为宜;在塑像的早期制作中,古人通常加入糯米汁来增加泥层的粘结力,由于糯米中含有蛋白质材料,而胶原质是主要的蛋白质,故具有较强的粘结性;Paraloid B72是一种透明状有机材料,由于其溶剂挥发快,渗透时间较短,通常可用于文物表面残损部位的封护。

此外,实施修复时必须进行省泥,省泥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且是影响修复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通常被人所忽略,但相对于泥质文物修复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其所产生的效果、作用却不容忽视。通过省泥可使粘土颗粒中的矿物质成分能够充分、有机的融合,省泥时间愈充分,可增加泥质的柔韧性,泥层与泥层之间的粘结就愈充分,其中水分所起的调节泥质作用,是乙醇、有机硅等其它溶剂所不能取代的。令人欣慰的是,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关于泥塑文物的修复方法很多,为了更好地结合、接近文物本体,我们采用的都是较为传统的方法,通过多年来的应用,这些方法在泥塑修复方面都比较成熟。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某些方法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归纳,同时还对其它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效果令人满意。总之,文中所谈及的这些方法和信息,都可运用于天梯山以及其它石窟文物的科学保护。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