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年代久远的杂志
收藏品是越老越珍贵,旧杂志作为收藏品的一个门类,也同样具备这一特性。清末、民国以及解放初期的杂志,别说是特殊刊号,即便是普通版本也很难寻觅了。如今收藏兴,报刊集藏队伍日益庞大,这种发行量小且不可能再版的旧杂志显得更炙手可热。一本陈旧或稍有皱破的内容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电影画报,买卖价可达100—150元,如果是完好无损的话,其价格还可翻番。据一些老资格的旧杂志收藏者称:三四十年代的电影画报,如《明星半月刊》、《联华画报》等,本来就发行量稀少,而能保藏或流传到今天的这些画报,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了,
著名影星胡蝶于1933年当选为电影皇后,当时的主办单位为此出版的一本《电影皇后纪念册》,不但详尽地记述了胡蝶当选电影皇后的经过、颁奖始末以及生平事迹,并且还附有一百多张胡的生活照和电影剧照。“大展”中展出的一张彩色的《胡蝶女士玉照》就是从这本纪念册中选出的。纪念册中还有一张《合家欢》的照片,留下了胡蝶和父母兄弟姐妹的合影,已经成为具有纪念意义的珍品。
三、“文革”时期的杂志
“文革”期间发行的杂志同这个时期的许多物品(如邮票、像章、红宝书、袖标等)一样,已成为不可多得的现代文物了。这类杂志因其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历史意义而具有较高的研究、纪念和收藏价值。“文革”时公开发行的杂志种类很少,“文革”后多被清理销毁,因此现存的“文革”杂志并不多。时至今日,更是稀少难觅了。特殊时期造就了特殊的杂志,也造就了时下的特殊收藏热点。目前,一本“文革”时期的旧杂志如《红小兵》、《革命歌曲》等,价格大体在30—100元之间。文革后期出版的《朝霞》、《学习与批判》杂志目前价格视品相新旧一般定价在10—20元左右,连《红旗》杂志在上海文庙书市也卖5元一本。还有如32开本的《上山下乡》杂志也卖25元一本,且其价格仍有上升趋势,可见“文革”时期的杂志是极具收藏价值的。
四、 收藏类杂志
这类杂志的特点是时效性差,指挥性、资料性、鉴赏性和趣味性强。照收藏人士的话说,永远不会过时,而且越放越有价值。有的创刊仅十几年,前期的就已经很珍贵了,如1980年的《集邮》(图43)刊物,收购价每册30元,1983年的《中国钱币》每本50元,其增值幅度之大令人咂舌。问世才不过几年的《收藏》杂志全套(共50多本),据说售价竟远远超过定价了。
五、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纪念意义、特殊内容的专刊、特刊等,也应留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