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收藏的四大误区
发布时间 2014-09-30 浏览 50003 次

   一块好的和田玉必需同时具备三项条件,色、润、净。

   1.色要正、不能有二种色像出现,如灰白色、青灰色、黄绿色。白玉的标准色是脂白、奶白、荔枝白;青白与的标准色是粉青、绿豆青、瓜皮青。

   2.质要润 质地温润细腻,观之犹如脂肪、油润纯净,抚之犹如婴儿的肌肤细腻光滑。

   3.整体净,洁白无暇是和田玉的美称,整体纯净、无瑕疵、无石筋、无裂绺才是上品。瑜不掩瑕、表里如一是和田玉的美德。

   三:重皮不重质

  近年来在和田玉的收藏品市场中,出现了很多锺爱和田玉皮色的藏友,痴迷于和田玉美妙的皮色中,如:枣红皮、砖瓦红、桔黄皮、姜黄皮、虎皮、撒金皮、乌金皮等等。这些皮色固然很好也非常难得,但是要看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料质上。首先要认定我们是爱玉玩玉者,以玉为本,而不是爱石玩石者(收藏观赏石、奇石另当别论)如果不是玉或是最差的玉再好的皮色有什么用,稻草人穿上名牌西装是显示西装的档次还是抬高了稻草人的身价?鲜花插在牛粪上只能为鲜花惋惜,如果一块好的和田玉再有上好的皮子,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增加了它的稀有性,物以稀为贵也就增加了它的价值,所以好的皮色要配好的玉质才是完美的,重皮不重质是本末倒置,从收藏、增值、保值的角度看,只有皮没有质的原料不具备增值作用和可收藏性。

  四:重料不重工

   “玉不琢不成器”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名言,玉虽然很珍贵,只有成器后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也就是说在玉的原有价值上增加了艺术附加值。目前有些和田玉收藏爱好者在选购藏品中一味追求原料的品质,而忽视雕工的优劣及设计体裁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件收藏品,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可收藏性,深厚的文化内涵、美伦的艺术表现、精湛的雕琢技艺,这些都是收藏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收藏当代和田玉藏品,首先要分清什么是商品,什么是作品。二者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商品是可以重复生产的大众消费品,没有艺术灵魂,充其量也只能是工匠技艺的表现。一件好的和田玉作品,它体现了制作者的文化学识、艺术修养、雕琢功力,使人们在品位、鉴赏、把玩中得到享受,特别是玉雕大师们的杰作及获奖的名家名作,每件都是神形兼备,都是珍品、神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变得越来越珍贵。

   一个和田玉雕件无论原料再好,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及精湛的雕琢技艺,它也只能是一件半成品,没有收藏性,也没有鉴赏性。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