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上的款识辨伪举例
发布时间 2014-10-09 浏览 50945 次
秀,字体小而规整,一改宣德、成化刚键有力的风格。清代有仿弘治款,但字体较大,有的甚至把“治”字错写成了冶”字。正德款识结构比较松散。“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楷书,所写“明”字。“日”、“月”两字上面基本保持平行;所写“德”字,“心”上亦元一横;所写“年”字,上面一横最短,此为正德年款的鉴定要点。嘉靖款字笔划较粗,柔中有刚。明末清初、民国仿嘉靖年款颇多,仿品精细,字体十分相似,鉴定时尤须慎审,另外需结合造型、胎釉等特征多方面进行考证。万历款字工整有力。“〓”字头的写法,有“〓”和“〓”两种。清代康熙及民国时都有仿万历款,日本亦有仿制,几可乱真,也应注意鉴别。

6. 清代瓷器款识辨伪

康熙款字特点是挺拔清秀,所写“康”字下半部的“水”字,一般写成“〓”;“〓”字衣无上点。民国时仿康熙款甚多,但字体相似较少,大多相差甚远。康熙珐琅彩器,底款应为“康熙御制”料款,如书六字款则为膺品。

雍正款字似一人独写,故有特色,为历代仿写所不及。道光、咸丰和民国时仿雍正款颇多,但字体较大,笔划柔软无力,可以区分。

乾隆款识以篆书体为主,所写“乾”字,一般写作“〓”形,但也有不太规距而与之略有差异者,所以,在鉴别中不能一概而论。后世的仿款,光绪时字体粗大;民国时细弱无力。

7. 还有一种后加款,也应注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在旧器或新器上加写加刻稀有年号,即现存陶瓷中款识少或无的时代,如宋代“绍熙”、明代“洪武”等,使人无法对照比较。(2)将旧款旋切下,再嵌于膺品底部。民国时最为流行,鉴定时要注意圈足底部胎釉的异常痕迹。

总之,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假款是能够识别的。但在鉴定器物时,也不可只据款识就轻易地对鉴定的器物予以肯定或否定,只有结合实物多方面印证,才能作出最后结论。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