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陶瓷器上的款识辨伪举
下一主题:古陶器的仿制手段与几
元代青花瓷器中以高足杯、盖罐、梅瓶、玉壶春瓶、大盘5种造型的器物为多,此外还有觚、葫芦瓶、执壶、扁瓶、水注、小罐、小碗等。其成型、烧造工艺有如下特点:
1.器型多数不是非常对称,大器用手抚之表面凹凸不平,这是由当时生产水平和生产工艺决定的。
2.大罐、琢器由两节或多节分段成型后粘接,底部另接,腹部和底的接胎痕明显。高安博物馆藏云龙纹荷叶盖罐上充分体现出这种成型工艺。“数”字款梅瓶出土时脱底,能见内壁,为直观地了解梅瓶成型工艺提供了条件,其在成型上采用五段四接成型工艺,梅瓶的颈、肩、腹、胫、底分段制作后,再用胎泥粘接成型。
3.瓶、罐等大型器物底部中心处常见一内凹的圆点,在烧制大器时,为防止塌底,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处放一个用耐火土做成的圆饼或圆圈作支点,圆点就是由此形成的。兽耳盖罐、梅瓶、釉里红开光花鸟罐底部均有此特征。
4.削足处理方法常见底足足端外墙斜削一刀,大器足底宽厚多为挖足,挖足有深有浅。器物圈足不十分整齐,呈弯曲状。大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