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器的仿制手段与几种鉴定方
发布时间 2014-10-12 浏览 52699 次
,他们几个人都来到咱的厂子里边,他们说要把你这东西要暂扣,得拿走鉴定,把那一件东西拿走了,去鉴定有一个礼拜的时间,他们拿着回来,就说你这东西这个东西是你是生产的东西,不是这国家文物,反正咱也不知道咋回事。

高水旺原本无意和古陶器专家开这样大的玩笑,但传统的古陶器鉴定方法确实遇到了挑战。那么对于古陶器的鉴定,除了传统的“眼学”鉴定方法之外,有没有一种更加稳妥的办法呢?

吕济民:现在有办法。今后的鉴定呢这个路子是要走的,这个我们要继承传统,要发扬,同时要创新,得要有新的技术。

2003年的10月,北京中陶古艺术品鉴定技术开发中心与中国科学家们一起,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出利用陶瓷釉面的“脱玻化”现象,鉴定带釉古陶器的科技新方法。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郭立鹤:釉的原料实际上都是矿物,矿物 它都是结晶的是晶体,那么经过烧制以后它就熔化了,熔化了之后就变成玻璃,它就是烧它以后它储了很多能,你冷却以后它这个能要放出来,它这个结构不稳定,不稳定要变成稳定,它就要把这个能慢慢放出来,这个过程就叫“脱玻化”。

同一种器物,在自然界中存放的时间越长,“脱玻化”现象越明显。釉质脱玻化检测就是利用现代仪器,通过对陶器釉质“脱玻化”程度的检测,来判断它是古代的还是新仿产品。

2004年4月20日,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行色匆匆地来到了北京中陶古艺术品鉴定技术开发中心。这位男子说,这件唐三彩是他们家的祖传品,前段时间,他请陶器鉴定专家“掌过眼”,为了更加保险,他想请这里的技术人员用仪器再鉴定一次。

检测人员首先用仪器对唐三彩的腹部找了一个点进行检测,数据分析之后,判定这件陶器是唐代晚期的作品。然而,当检测人员在这件唐三彩马的一条腿上再找一个点进行检测时,问题出现了,这次的数据却显示这件唐三彩是新仿的赝品。同一件器物的不同部位,仪器鉴定的结果怎么会不一样呢?

为了更加保险,工作人员对唐三彩的多个部位都进行了反复的检测,最后表明,这件造型为马的唐三彩,它的腹部和头部都是唐代的真品,但是四肢是后来嫁接上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件修复的仿品。

北京中陶古艺术品鉴定技术开发中心杨宝庆:他给我讲,他想把这件唐三彩给拍掉,而且当时他要拿出一部分钱,这个希望我们中心给他出具一个真品的鉴定证书。

但是,中陶古艺术品鉴定技术开发中心还是开出了“此产品经科技鉴定,数据与唐代晚期唐三彩数据有一定差距,与现代仿品数据相符的鉴定书。

主持人:我们欣慰地看到,鉴定专家没有因为眼前利益而放弃公正的权威,正因为古玩收藏这个行业有这么多的仿制手段,鉴定专家们更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将每一件藏品的鉴定结果公诸于世,避免一件赝品蒙骗更多的收藏者。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下期节目我们再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