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玉器鉴别——器形和
下一主题:怎样收藏高古玉器之玉
战国时冶铁业的发达和铁器的大量使用,玉雕利用金属薄壁管钻镂空,在纹饰外廓先管钻打好孔,再用无齿线锯从孔中穿过,一边加“解玉砂”一边锼空。战国时期的透雕技法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战国晚期玉器的加工技艺,更加精湛,玉器地子打磨得光滑如镜.抛光技艺一丝不苟。镂空玉雕加工方法更加多样化。一改几千年来的单纯简练和一味追求形似的古朴作风,转而以精雕细刻、纹饰求满、生动传神的造型为其特点。
据考古发掘显示,战国时期传统礼器逐渐衰落,佩玉却大为盛行。战国时期玉雕器物多在边线上加阴纹或阳纹边线。在佩饰上讲究形象和色泽的对称;在雕琢工艺上讲,除前期已有的透雕、平雕、园雕外,在器物表面纹怖处理上广泛采用减地法(即去掉地子,突出主题纹饰)。此时期流行的纹饰有雷纹、龙凤纹、螭虎纹、蒲纹、谷纹、涡纹、勾云纹、柳叶纹、水滴纹、冰字纹、二字纹、网状纹等。使用这种纹样的首要特点是满而密,器物表面雕满纹饰,不留空白,除少数兽鸟纹饰外,皆用纹饰铺满器身,突出的特点是一个满字。
一般说来,春秋战国玉器琢刻精巧绝伦,动物造型妙趣自然,非计较工时、造价的赝品制造者所能追仿。宋代及明、清、民国以来就有战国玉器的仿品,但很少有兼达精细生动的玉雕作品。如真品战国谷纹壁、谷钉颗粒饱满又兼底子平净抛光精细,而赝品则是邯郸学步,急工近利往往不能几个工艺技术水平同时兼得。现代河南有仿制战国玉器作坊,由于聘请了技艺高超的退休技师,又有印刷品提供清晰的图样.可以做到器型纹饰上有一定水平,但在线条、减地、抛光的工艺技术上,特别是战国玉玉器上的螭龙形象,那种富有生命力的气质上,赝品制造者则绝难仿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