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翡翠鸡心佩
下一主题:养玉说“盘玉”
当然,清代宫廷中的油画肖像,作者并不是把它作为创作来对待的。它只是为了绘制大幅的传统式样的帝后朝服像而画的习作性素材,不能将其看作是肖像画的创作。
现时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油画作品中,《乾隆皇帝射箭图》挂屏,可以算得上是一幅主题性的绘画了。这是一幅横向的宽银幕式构图的作品,描绘了乾隆皇帝与若干随从在热河承德的避暑山庄内习武射箭的场面。据研究,此图是由法兰西传教士画家王致诚所画。王致诚的画艺,在清宫的传教士画家中仅次于郎世宁,据画史记载,他以擅长油画闻名。这幅《乾隆皇帝射箭图》挂屏,目前仍按原样保存,即木质骨架,上面绷贴浅黄色的高丽纸,画家用油彩在纸上作画。画幅完成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保存在避暑山庄的如意洲双松书屋内。除去这幅油画之外,王致诚还为创作大型纪实画《马术图》和《乾隆万树园赐宴图》画了很多蒙古族油画人物肖像,现藏德国柏林的国立民俗博物馆内。这几幅人物肖像,油画技艺纯熟,造型准确,每个人还能分辨出个性上的差异。王致诚的这几幅油画肖像,原先也应当收存于清宫中,它们之所以流散到国外,可能是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劫掠出去的。
自嘉庆以后,宫廷中不再有欧洲传教士画家供职,油画这一画种无人继承,在清宫内便中断了。直到晚清光绪年间,才有两位美国画家,一为凯瑟琳卡尔(女)、一为华士胡伯,先后进入宫廷,分别为当时的慈禧皇太后画过肖像。他们的油画作品现在也仍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和颐和园内。
清朝宫廷中的油画作品,在其画完后的数百年间,保存情况并不良好,有的经过劫难,甚至流散海外,现存至今的,已经如凤毛麟角十分罕见了。早期油画作品除去收藏于宫廷中的外,流散在民间的可能并不太多,即便如此,这些作品同样也应引起研究者和收藏家们的关注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