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和汉画像砖
砖雕工艺一般分窑前雕和窑后雕。窑前雕:即在尚未入窑烧成砖的土坯上进行雕刻,其优点为具有如木雕般的丰富层次,线条较为自然圆滑,惟因窑烧过程,土胎加温以力压挤土坯,图案边缘较平滑,但稍向上隆起变形,不利于大块面之拼组,砖色亦难掌握,拼图画面无法完整。窑后雕:在已烧成砖的成品上,以小凿子慢慢雕花,其优点为没有窑前砖雕的缺点,其缺点为线条较为生硬,只能作浅浮雕,且图案边缘有凿子的痕迹,同时较耗工。砖雕作品线条刚直有力,可惜因不易制作,故数量不多。
砖雕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陕扶风、岐山县内的周原遗址,这里东距西安一百公里,是周人灭商的国都。周原遗址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宽约三公里,其内分布着大量西周建筑、墓葬、制铜和制骨作坊等遗址。在这里发现了较多饰纹瓦当,直径一般在17.7——25厘米之间,间饰弦纹、重环纹等。其制作流程大致是先制成圆形瓦头,然后再在其上以泥条盘筑成圆筒体,形状近于水桶,再以细绳勒割为两半即成。当面的纹饰是全瓦制成手工刻绘的,这与后世瓦当以模范制作的方法颇不一样。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砖雕。重环纹亦是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上的一种最常见的纹样。
汉画像砖,可以说是砖雕的一个艺术高峰。汉代注重厚葬,因此很讲究墓葬内部的装饰,留下了丰富的实物与研究资料。入门者可参考如下著述:傅惜华《汉代画像全集》,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1950年印行。段拭《汉画》,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夏亨廉、林正同《汉代农业画像砖石》,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顾森《中国汉画图典》,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上述著作中,包括汉画像砖的发现和研究简史、汉画像石、砖的区域分布和产生的社会背景、汉画像的艺术表现手法、墓地祠堂画像石、砖,地下墓室画像石、砖之间的关系等。根据段拭《汉画》的研究,汉画可以归纳为六类:一是缣帛画,二是宫殿壁画,三是墓壁画,四是器物上的装饰画,五是石刻画像,六是砖画像。第三项实际包括了墓壁画像、石刻画像和砖刻画像三种,因为这些画都是刻在砖石上面,故可以归为一类。还因为这类画像出土最多,涉及的范围最为广泛。其中发现最多的是在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地。这些地方都是当时最为富庶区域。
隋 唐 五代的砖雕
隋、唐、五代,尤其是隋唐两代宫殿建筑和碑石墓志空前发展。所用砖瓦,在纹饰方面,与以前的秦代相比,却大有逊色。唐代建筑用砖,以莲花、葡萄纹最为多见。唐代砖雕比较突出的是1978年河南洛阳发现的修定寺塔。修定寺塔位于安阳市西北35公里清凉山。塔高16米,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清末年间,修定寺已经毁掉,只留下唐塔残高9.5米的塔身。塔身是用预先设计的花纹图案雕砖连续镶嵌而成(砖系模制涂釉)。 从修定寺遗址和碑文记载来推断,它并不是用来埋葬高僧骨灰和遗物的和尚塔,而是建于寺内中轴线上供人参拜的主体建筑。
单层方形的修定寺佛塔,用菱形雕砖饰面,各种形式的花砖计有3775块,嵌砌面积达300平方米,没留下一处空白。上面有丰富多彩的人物、动物和以莲花为主的图案。四隅亦装马蹄形团花角柱,两侧加滚龙攀缘副柱,自檐部起整个壁面如同覆垂的一幅华丽的大幅幔,每一菱格一个单元,图案包括道人、菩萨、武士、童人、胡人、天马等共有72种。
图案纹样作如下安排:位于塔檐以下四壁,为一排天幕、华绳、流苏间以莲花,其下则构成为竖菱形,作鱼鳞式排列,每一菱形内的纹样又有多种变化,如人物、动物、花卉等。人物中有武士、童子、舞人、胡人、力土和不属于佛教的真人、仙女、魔师;动物中有象、狮子、龙、虎、马等等,每一个菱形内的图像都不相同。而这些人物、动物,都有繁复的卷云相衬托,形成整个壁百光彩绚丽、灿烂夺目的效果。另外,在塔的南面,有拱形塔门,门左右的护法金刚力土和青龙白虎等,也是雕砖镶成;而在塔的四角,各有一根花砖砌成的立柱。像这样的镶砖花纹塔,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很少见到的。
这些雕像,形象生动逼真,实为不可多得的唐代砖雕艺术佳品。从唐塔雕砖人物的形象来看,除了力士、飞天、胡人等形象外,还嵌有纯属道教的三清的形象,这“证据”说明当时佛道是合流的。到了宋代,墓砖雕刻较为普遍,不过这种砖雕技术与以前的模制不同,而是直接用砖雕为浮雕,或半圆雕的人物,镶在四周墓壁上。下一节我们讲宋代的砖雕特色。
两宋的砖雕艺术
宋代的墓葬雕塑,由于受社会风习的影响,在制作上处低潮阶段。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具有两面性的,宋代在墓葬方面的墓俑虽然减少,但作为墓室装饰的砖雕艺术却有了突出的成就。最值得称道的是那些半立体半平面,即半雕半画相配合的作品。如1952年,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出土的戏剧人物砖雕,可为宋杂剧角色行当的形象物证。这组砖雕共四人,由左向右:第一人头戴簪花幞头,身穿圆领长衫,左手叉腰,右手下垂,似在甩袖,面呈喜色;第二人头戴展角幞头,身穿圆领长袍,外套宽袖对襟大衣,双手秉笏;第三人头戴软巾,身穿短衫,腰束带,下穿短裤,一手抚胸,一手下垂;第四人头戴软巾诨裹,身穿圆领长袍,腰束带,右手持一竹竿,左手抓腰带。这四人从其手持道具和服饰装扮来看,与文献记载的宋杂剧角色是一致的。
宋杂剧中的舞蹈还不像后世一样成熟,但独舞和对舞,边说边舞的场面可能已经存在。这从宋杂剧中五人作场、三段演出的形式可见端倪。据《梦梁录》载,这三段演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两段……又有杂扮,或曰杂班……乃杂剧之后散段也。”从1958年河南偃师酒流沟出土的宋墓杂剧砖雕可以看出这种表演的情况。这五个角色分别雕刻在三块砖上,第一块雕一人,戴簪花幞头,穿圆领长袍束带,侧身面向左方,双手展示一幅画卷,从其脑后露发髻,小脚女莲钩可以推断为女子所扮演的角色;第二块砖雕二人,右方一人头戴展角幞头,身穿宽袖长袍,左手持笏,右手置笏上;左方一人戴东坡巾,穿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右手持一印匣,左手指对方,似在对话;第三块亦雕二人,右方一人,戴软巾诨裹,身着短衫,敞胸露腹,左手置于腹部,右手二指入口,似打口哨;左方一人,头戴展角软巾,身着短衫,坦胸露腹,乳脐毕现,左手托一鸟笼,内有小鸟,他伸手逗鸟,面向对方,两人皆做丁字舞步,神态动作都似在对话。这三块砖雕,第一块描绘的是“艳段”演出,“艳段”是开场前的帽戏,多是歌舞小段,是祝福祈瑞一类所谓“先做寻常熟事一段”。第二块砖上的两个人物,从他们手中的笏、印道具看,表演的是官场戏——正杂剧。宋代的正杂剧者,主要是表演官场生活,即所谓“官本杂剧”。第三块描绘的就是“散段”,又称“散耍”,多是表现市井生活,并有喜剧调笑色彩。
徽州的砖雕艺术
宋代以后,具有民族传统的砖雕,在一般民间建筑上仍然很发达。尤以明、清两代的砖雕最为精巧。元代继承了宋代传统,也盛行在砖建的墓室中施以雕砖装饰。明、清两代的砖雕遍及各地,尤以北京、天津、陕西、山西、河北、江苏、安徽、广东、江西等地保存最多。
徽州砖雕是徽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部分,遍及城乡。至今还保存在明、清时的古建筑祠堂、大厅、寺庙、书院和民居中。砖雕广泛地应用门楼、门罩、八字墙、镂窗、民檐、屋顶、屋翎及旌表牌坊、神位龛座等,使建筑物典雅、庄重、富有立体效果。“门罩迷藻悦,照壁变雕墙。”是徽州砖雕应用的真实写照。
徽州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园林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明代砖雕的风格过趋粗广、古拙而朴素;明末清初,由于富商们对豪华生活的追求,因此清代砖雕的风格渐趋细腻繁复,注重情节和构图,透雕层次加深。在见方尺余,厚不及寸的砖坯上雕出情节复杂,多层镂空的画面,从近景到远景,前后透视,层次分明,最多约有9个层面,令人产生精妙无比的美感。
徽州砖雕的用料与制作极为考究。一般采用经特殊技艺烧制、掷地有声、色泽纯清的青砖为材料,先细磨成坯,在上面勾勒出画面的部位,凿出物象的深浅,确定画面的远近层次,然后再根据各个部位的轮廓进行精心刻划,局部“出细”,使事先设计好的图案—一凸现出来。砖雕在歙县、黟县、婺源、休宁、屯溪诸地随处可见。古老民居、祠堂、庙宇等建筑物上镶嵌的砖雕,虽经岁月的磨砺,风雨的剥蚀,它们依然是玲珑剔透,耐人寻味。歙县博物馆藏有一块灶神庙砖雕,仅尺大见方的砖面上,雕刻着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据考证,这块精巧绝伦的砖雕花费了1200个匠工,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经典作品。
徽州砖雕始作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明代中叶到清代末期,三四百年间争奇斗艳。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形式之美,在我国明清民间雕刻史上堪称奇迹。安徽徽州有“四雕”之称,指砖雕、木雕、石雕、竹雕。在古建筑门楼、门罩等构件上几乎遍饰精细的雕刻,这些分别用木、砖、石、竹雕成的作品,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