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石雕的历程—— 先秦
下一主题:石雕的历程——秦汉石
大孔的璧环类石雕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常见的装饰品了,进入文明时代,加工日趋精致,在艺术品表达的观念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光是标志身份等级的礼器,而且被赋予了丰富的礼仪纲常和伦理道德的观念。
西周缺乏风格样式突出的石雕作品,我们认为这与周人的禁欲思想和敬天保民的守成态度有关,但是随着各地诸侯势力的崛起,进行春秋战国以后,前期在石雕艺术上沉闷无为的格局便被打破。面对着政治变革和战争风云的洗礼,孔子曾发出过“礼崩乐坏”的哀叹,然而事实上旧世界的动荡却促进了中原列国的繁荣,开明的政治也鼓舞了先民们在各个领域内进行创造的勇气,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也进行了一个真正伟大的复兴时期。
春秋战国的石雕
春秋战国的石雕虽然罕见独立的作品,但石雕的技艺却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例如,周代所制的礼乐器石磬,已作成精美规整的磬折的形式,它们不仅合乎音律,而且音域逐渐丰富宽广,从而形成所谓“编磬”,有专业的击磬乐手,这是古代石雕造型艺术促进古代乐舞发展的明证。
先秦文字有一项突出的功能,那就是书史记事,但它们通常都是被镌刻在青铜器上的。到了春秋,刻石文字开始与石雕艺术融为一体,陕西凤翔发现的秦襄公时代的10个石鼓,就属于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春秋战国开始流行的肖形印,事实上也是古代石雕技法在雕刻印章中的移植。肖形印有一部分印文属美术化了的古汉字,是石雕线刻和浅浮雕技术在印文镂刻中的应用,也是先秦古石雕成就的一个缩影。
从前述的秦石鼓,我们已知秦人在春秋战国的石刻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事实上,秦人还在王宫陵园中采用石雕作建筑的装饰点缀,如在陕西凤翔西村的秦雍都的宫室陵园旧址中,就曾发现过两件高约22厘米的石俑。战国时秦昭王在兴建咸阳横桥的过程中,还令人雕刻镇水石牛和三尊石人水尺。进入秦始皇时代,中国的石雕艺术又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