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产业多元化发展 因茶辐射经济效益达15亿元
发布时间 2015-01-12 浏览 50703 次
去看这场印象大红袍,被她深深打动,她将茶融进了当下,一盏茶,能寻到自在、能放下杂念。”

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茶馆,全球首创360度旋转观众席,为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舞台视觉总长度120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舞台,史无前例地将15块电影银幕,完美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如果您来到武夷山,这样的视听旅行是不得不去,也是不得不看的。

《印象大红袍》开演后,当年就创造了演出380场、观众40万人次、门票收入近5000万元的佳绩。慕名前来的游客和“回头客”大量增加,登天游峰、游九曲溪、看《印象大红袍》,成为到武夷山旅游的三个“必选项”。据茶农估计,《印象大红袍》开演后,武夷山茶叶的销售收入提高了三成。

2011年8月,“印象大红袍”品牌茶正式走向全国市场,这也是“印象”品牌的第一个衍生茶类产品。意味着从此后,《印象大红袍》不仅仅代表着中国知名文化演出品牌,还将是武夷山特色岩茶的知名品牌。随着“印象系列”衍生产品的不断推出,印象公司多元化的产业链条正在加速形成。

“通过这次合作,我们实现了多元化和发展衍生产品的破题。”印象大红袍负责人郑彬说,“做一个茶文化的主题公园,这个主题公园将囊括与印象大红袍剧场毗邻的中华武夷茶博园。”

今年7月,中华武夷茶博园4A景区正式挂牌。作为国内少有的茶文化主题观光园,成为国家4A级景区的茶博园越来越有看头。7.8万平方米的茶博园分景观园区、茶文化演艺区、5D茶体验馆、“御茶迎宾”茶艺秀、印象大红袍山水剧场等七大区域。集中展示武夷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民俗仪式,让游客充分领略武夷茶深厚的文化底蕴。

变,一片树叶的创意输出

前不久,在武夷山九龙湾岩雾茶会所,好客的老板邱华文一落座便指着桌上的糕点说,“尝一尝,这是武夷山传统民间小吃,就上一杯武夷岩茶,别具风味。”

近年来,随着武夷山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许多武夷山民间地道小吃被挖掘出来,呈现在八方游客的面前,印糕子就是其中一种。据介绍,印糕子的木制模具也颇为讲究,一般是用上好的山桃木加工雕刻而成,在长约30厘米的木条上雕出五六个匀称的图案,有小花、小鸟、小鱼等一些寓意吉祥的图案。因此,“印”出来的图案很丰富。糕子是武夷山的名小吃,茶,是武夷山的名茶,可谓好上加好,如武夷山糕家庄,这两年就有推出为众多茶企定制茶食品。

不止于此,茶微课堂,这一新业态也在武夷山悄然兴起,它出自兰汤一家取名“修篱”的居所,每月都会有全国各地的茶人纷至沓来,学习茶、品悟茶、体验深度茶之旅。的确,武夷山有一批因爱茶而执着于茶事服务的青年创意者们,他们结成“武夷茶文化青年创意者联盟”,在茶博会上,他们整体亮相,有糕子茶食品类、有从事创意茶器的、更有定制个性包装的……

他们都是年轻人,他们都希望建立本土青年茶业者沟通交流武夷茶的平台,让更多的茶友了解武夷茶、感悟武夷茶、宣传武夷茶深厚的文化。

名,一片树叶的品牌运作

2014年,茶博会和万里茶道峰会融合举办,围绕茶,斗茶、品茶、讲茶、论茶,做足“茶”文章。天时、地利、人和,让茶博会这样一场茶文化盛会烙上了鲜明的武夷山印记,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打造的会展品牌之一。

一直以来,双遗产地武夷山的人们在思考:文化资源的优势如何转化为产业优势与品牌优势?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努力,在全国大中城市及主销区陆续建立20多个武夷山大红袍推广中心,先后在北京、上海、济南、广州、厦门、福州、深圳建立销售网点5000余家,进一步拓展了武夷茶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次茶旅研讨会上,专家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业与茶业都有发展的极限值,只有文化没有限制,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保护地,不论是景区对游客的容纳,还是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都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生态优势、文化资源是武夷山永续发展的核心优势。武夷山的旅游业正从单纯的观光游,向文化旅游、会展休闲、度假养生等方向转变,形成多种业态协调发展的趋势。同时,依托旅游业的强大辐射力和产业拓展力,发挥旅游产业的边际效应,打造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成为武夷山的一个战略选择。

几年来,武夷山深入挖掘“茶道”内涵,“茶道”文化方兴未艾。曾经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剧中的山西商人乔致庸带领商队疏通“万里茶路”情节,即取材于下梅村;配合中俄蒙美等国电视媒体,联合拍摄《万里茶路》专题片;联合中央电视台和中、蒙、俄相关机构,共同打造90集大型纪录片《茶叶之路》,从武夷山出发,探寻历史上的茶叶贸易盛况;开通北方专列,让更多的北方游客南下体验武夷茶文化;筹建万里茶路文化研究中心等。武夷山主动积极承担复兴“万里茶道”的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推动茶旅深入融合,与万里茶道沿线城市合力打造“万里茶道”国际旅游黄金带,打响“万里茶道”品牌。

同时,武夷山坚持“茶旅并进、茶旅并推”发展思路,着力推动茶旅融合。近年来,武夷山围绕茶叶展开了一系列的文化创意活动:以“浪漫武夷,风雅茶韵”为主题的“茶旅整合营销”、大红袍母树停采留养、绝版母树大红袍送藏国家博物馆、晋商万里茶路起点揭碑、“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永久举办权的取得、央视《武夷茶文化》的拍摄等。

据统计,6年多来,武夷山市投入“大红袍”文化营销投资总额达到了5个亿。武夷山的茶产业在“文化营销”的推动下起飞,茶企数量增长到两三千家,“大红袍”品牌“红”遍大江南北。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