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石雕的历程——宋代石
下一主题:石雕的历程——明清石
蒙古族人风俗是秘葬冢,连其英雄圣祖成吉思汗也不例外。自然元朝一代在陵墓建筑石刻方面无所建树。但元世祖忽必烈却以其雄才大略,在今北京扩建了举世闻名的元大都。元大都的宫殿建筑穷奢极欲,采用了很多稀有贵重的材料来装饰豪华的宫殿,其中也有大量石雕装饰构件。当时建筑与室内装饰用的大理石、汉白玉等石料加工工艺也比较发达。
西藏化的密宗佛教——嗽嘛教,在元朝受到统治者的高度尊崇和礼遇,因此喇嘛教风格的庙宇、白塔、木石雕刻的造像、建筑等宗教艺术在全国普遍盛行。现存的北京北部居庸关内镇的云台,就是当时最为著名的建筑石刻艺术。
从前者的装饰风格看,蛇与前代的汉式传统风格有所区别,是元代雕刻中的杰作,喇嘛教的建筑和雕刻形式,对明清艺术影响是深远的,如过街塔在明代仍在建造。
蒙古元朝统治者,勇于开疆拓土,铁骑横跨欧亚,无形中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强了中西交通,所以元代中国也产生了中亚风格的伊斯兰教建筑。此外还有基督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石刻,这些碑石、柱式、神话雕刻、飞天形象都具有浓厚的异国情调。
在元代道教也极为盛行,仅次于佛教。远在金大定七年,王重阳创全真教派,其后全真教著名道士宋德方及其门徒于蒙古窝阔台统治时期,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的龙山之崩,修建了道教石窟。
元代蒙古贵族的习俗与中原汉人不同,因而作为世俗生活反映的墓葬人俑和明器已不多见,仍然因袭旧习俗的少数汉族官僚虽用雕塑人俑和明器随葬,但也罕见石刻作品。反而是为适应各种生活摆设玩赏的小石雕日渐增多,其所表现的题材和形式也多种多样。这是石雕艺术挣脱宗教的束缚,逐步走向现实表现的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