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今年明前西湖龙井还“
下一主题:揭秘高大上茶学专业:
然而,在茶区,茶地是茶农赖以生存的根本,许多茶农轻易不愿出让茶地。2013年,充头源茶叶合作社理事长宁红兵,以每亩2.1万元的价格,流转了32亩茶地。 “流转的茶地是当地山场流转价格的十几倍,而且大多地处边远高山,日常管理和生产的成本太高。 ”宁红兵说,许多茶农外出打工时,宁愿将自家茶地无偿给亲友采摘,也不愿出让,就是为了防止以后年老返乡时无茶可采的后顾之忧。据了解,目前富溪乡累计流转的茶地约为300亩。
徽州区农委负责人介绍,相比黄山毛峰核心产地的富溪乡,其他产茶乡镇的茶地抛荒半抛荒现象更加普遍一些。近年来,区里积极筹措资金,为茶农免费发放有机茶肥和生物农药,组织茶园统防统治,千方百计降低茶农生产成本。同时,鼓励和引导茶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促进茶农增收。
黄山市茶叶协会负责人认为,茶叶是皖南山区特别是茶叶主产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遏制茶地抛荒须多方合力。他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让农民种茶也能像种粮一样享受政策性补贴;上级有关方面应考虑将茶叶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调动茶农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