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这是古代的论石著述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名词。 唐武宗时著名的嗜石宰相李德裕就写有〈题奇石〉诗多首,其一云:“蕴玉抱清晖,闲庭日潇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宋 史外戚传〉载宋真宗时,驹马李遵局官至镇国军节度使,“所 居第,园池冠京城,嗜奇石,募人载送,有自千里至者,构堂引水,环以佳木。”又元陆友的〈研北杂志〉也说,当时有一士子张糖岩 “好蓄奇石”。直到明清时代,仍经常这样称呼,如明人〈春明梦余录〉曰:“古云山秀,米太仆万钟之居也。太仆好奇石,蓄石其中。
文石。战国后期的〈山海经〉,提到出产文石的名山对八-九处之多。所谓文石,指有纹理、可赏玩的石块,与如今所称,比如后文将提到的“博山文石,含意不尽相同”。
采石。这也是〈山海经〉首创的称呼。〈山海经西山经〉: “现山,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晋郭瑛〈注〉曰:“采石,石有采色者。”民国初年,章鸿钊在〈石雅〉一书中评道:“采石以多色著,而异乎文石之以多文著者也。”如果既色彩鲜丽又纹理宛然,则更佳。〈山海经中山经〉:“休舆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鸦卵。”如今,台湾有称采石者,与〈山海经〉中所提及的含意有所不同,乃指包容较宽的奇石。
美石。首见于〈山海经〉。其〈东山经〉云:“独山其下多美石。”唐郑惟忠〈古石赋〉称:“博望侯周游天下,历览山川,寻长河于异域,得美石而献汉武帝。”至于形状色泽如何,均不得其详。 苏轼亦曾用过此称谓,其《怪石供》云:“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
巧石。奇石的别称,称者不多。唐李德裕败落后,丹阳郡王李守节得其名园平泉庄,“发土得巧石,前后几千块,多有骇世 者。”(见〈素园石谱〉)叉,宋陶谷所撰〈清异录〉也记载道:契丹东丹王突,买巧石数峰,目为‘空青府’。
绪石。唐人冯费左〈记事珠〉中写道:“王维以黄瓷斗贮兰 惠,养以绪石,累年弥盛。”绪石,乃有缔丽花纹之石也。
供石。石供。在苏东坡的赏石名篇〈怪石供〉、〈后怪石供〉 中,首次提出了以石为供的概念,后世遂有“供石”、“石供之称。 但后人通常称的“供石”,一般有较大体量,安置于座架或瓷盘上,与〈怪石供〉中的江中小卵石是有所区别的。
贡石。尚未见古籍记载,可能是因为上古时怪石为贡品,或者与北宋末年花石纲有关,现极少有人如此称呼。 主于艺石、珍石、灵石、石玩、欣赏石、观赏石等,则是现代赏石家提出来的,特别是“观赏石”这一概念,已由当今赏石界权威人士正式提出,显得格外有分量。
雅石。这是由台湾赏石家林岳宗提出的。他认为,赏石,不仅是观赏其外表的奇、怪、色彩,更应该共赏诗情画意般优雅的意境,才能体会赏石的奥妙,所以提出“雅石”之称(见台湾树石艺术学会出版的〈树石艺术〉1970年第2期)。现在,这一名称在台湾使用很广泛,台湾出版的书籍有称为〈雅石铭品〉者,出版的刊物也有称为〈闲谈雅石〉者。
寿石。在韩国,以岩石的生命是永恒为由,且“寿”有长寿之意,故将奇石称之为“寿石”,它所包涵的范围与奇石相近
水石。日本赏石界将室内观赏石分为两类,一类称作“装饰石,包括色彩石、图案石、抽象石等;一类称作“水石”,包括山水景石、形象石(如茅舍型、罗汉型、鸟兽型等等)。日本的奇石展览往往称作‘水石展’。
综合以上介绍内容,可见在对天然形成的观赏石所取的众多雅称中,“奇石”于古籍中使用的频率很高,而且这个称呼在现今大陆赏石界也基本得到认同,东南亚许多国家,如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也多这样称呼。人类对天然形成的观赏石的认识与研究,发展到今天,总应该对它有一个总的称呼。“奇石”作为对天然形成的观赏石的一个总的名称,想来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本书介绍产于中国的室内供观赏用的自然石,也就用“华夏奇石”这个词作为书名。 其实,“怪、“异”、“奇”这三个字,都有“罕见、特殊”的意思。 “供石”、“文石”、“采石”、“美石”、“雅石”等,代表的观赏面有限。“观赏石”之称,其客观容量还包括工艺石在内。尽管如此,这些在各个时代、各个地域所出现的众多雅称,总是从某一个审美角 度出发而命名出来的,因此有它的个性,有时代的、地域的特征,这是谁也替代不了的。如果有兴趣的话,也不妨作些研究。 三、奇石的分类 奇石的分类,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约而言之如下:(一)依采拾的地域,可以分为山石、平原石、溪河石、海石 四大类。 (二)依欣赏的目光,可以分为景观石、象形石、抽象石、图 案石、纹理石、生物化石等类。 (三)依石态所呈现的主题,可以分为具象与抽象两大类,也就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写实派和写意派。 (四)依体量及陈列的方式,可以分为供石、雨花石(及其他 适宜供养水中观赏的卵石)、生物化石等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