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投资擦亮眼
发布时间 2015-04-29 浏览 50102 次
墉和熊兆瑞合作”,该改造后的作品竟然刊印在2001年的中国某知名拍卖公司广州分公司的图录上。伍启中原画的尺寸是150cm×76cm的,赝品竟被改成了143cm×365cm;原画的落款处是“一九七三年八月于穗”,在此画里已被改成“一九七三年八月于广州”了!

著名花鸟动物画家方楚雄老师也是深受赝品所害。当被问到是否市面上有打着他名义的假画时,他激动地说:“有啊,很多呢!我家里有拍卖行寄来的确认函,很多都是赝品。”随之,方老师拿出了一叠确认函,那些确认函上面都印有拍卖行准备拍卖的“方楚雄”的画。他拿出赝品照片,然后把自己的真迹拿出来对比,一一指给记者看。如有的赝品把一只在枝头高歌的鸟,改放在地上,破坏了整个画面的布图结构;有的花草画,假画上绿色、红色都是浓墨重彩,而方老师的真迹却是清新雅致的,风格完全不对;还有一幅画狮子的赝品,更是粗劣,形都不似,更不用说神了。

针对自己的名字被冒用、作品被仿造,很多画家都表示很气愤,也很无奈,“我们的时间、精力都很有限,像吴冠中那样自己主动去打假,很不现实。”而且断造假者的财路的话,画家的安全都可能得不到保障,个别画家就曾因指出拍卖行将上拍的画作是伪作而遭到威胁。不过,汤小铭表示,即使指出《毛主席在书房》是冒名之作,影响了某些人“抢钱”,他也要站出来澄清真相。

收藏者要醒目

就《毛主席在书房》是伪作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两家拍卖行的有关人士,相关人士或者以时间太久记不清了拒绝回答(该作品第一次拍卖是在2003年年中),或者表示拍卖行只是一个平台,不对拍品的真伪负责。对此,广东多家拍卖行的人士表示,拍卖公司只是中介机构,它不是假艺术品的生产者,的确不应该对伪作、赝品负责,每场拍卖会的图录中都有《拍卖须知》,其中就规定有拍卖公司对拍卖艺术品真假不用负责的条款。

不过,拍卖行一般都会在上拍之前对拍品进行鉴定,有些拍卖行自己就有专家,有些则请有关文物鉴定部门的专家来对拍品进行鉴定。但受制于鉴定专家本身的水平问题,鉴定结果有时也存在很大争议。

汤小铭就表示,现在有些造假技术非常高,如果不是很了解某位画家的话,真的可能看走眼。曾经有一位很年轻的裱画师拿一幅黎雄才矜印的大幅作品给他看,“那个印是真的,但整幅画则是假的,印是从黎雄才的小幅作品上剥离下来的,在裱画的时候加到大幅画上去的,因为尺幅大的画更值钱。真的是很难看出来,纸的纹路几乎都是一样的。”

“所以,所有的拍品都会进行预展,有意参拍者可以自己来看个清楚,我们还会请画家确认,如果有人认为拍品有问题,我们一般会进行再鉴定,或者干脆撤拍。”广东某拍卖行人士表示。

不过,也有个别拍卖行存在知假拍假的行为,最近在某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伪鉴定专家,“有些鉴定专家的眼力有问题,反而把水搅得更浑。”一位拍卖界人士表示。

“这个市场太复杂了,收藏也好,投资也好,都要多花点精力去了解画家、了解他的作品,毕竟是花了十万元、几十万元来投资的。”汤小铭告诫说。汤小铭表示,自己很少作以毛主席为题材的画,除了一幅独立完成的《大河上下》是为纪念毛主席诞辰所作,另两幅都是与陈衍宁合作的。

他告诉记者,该幅伪作有明显的破绽,就是签名。他自己早期的作品几乎都是不签名的,因为当时讲的是集体主义观念,后期开始在作品上签名时,往往也不签全名,“通常都签的都是‘小铭’”。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