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行情风生水起
发布时间 2010-03-27 浏览 46767 次
代、民国紫砂壶壶的价格快速回升,并屡立异高,成为艺术市场一个新亮点。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宜兴紫砂壶陶制作技艺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列为全国12种烧制陶瓷技艺之首。这一信息对紫砂壶壶的价值再发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有一把清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壶,经由多轮竞价,以147.7万港币成交。2008年1月南京也举办过一场紫砂壶壶拍卖会,160件新、老拍品,包含清代、民国老壶与现当代名家作品,超过八成成交。顾景舟的一把紫泥雨露天星提梁壶,以110万元成交。朱可心的紫泥竹段五件套壶以27万元成交,当今中青年名家的作品也受到强烈热闹追捧,以成交量来看同样具有强劲的活力。

  2008年年底,上海工美秋拍推出“大石斋藏品专场”。大石斋就是画家唐云先生的斋名,拍品是从唐云先生的家属手中征集来的,天然吸引了珍藏家的眼球。终极,全场329件除一件外几乎全部成交。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一件唐云与顾景舟合作的石瓢紫砂壶壶,经由激烈竞标,终极以282万落槌,创下中国紫砂壶壶最高拍卖纪录。去年上海工美在春拍上又推出“大石斋藏品专场”,其中一把“云海壶”刚刚露眼,就引来藏家的紧张聚焦。开拍后,这把由唐云与许四海师徒俩合作的名家壶毫无悬念地创下了“云海壶”新纪录。水涨船高的效应是,许四海本人制作的紫砂壶壶也涨了50%以上,来不及做。

  去年初夏,宜兴的“紫砂壶陶工艺”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入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榜。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朱屺瞻、关良、唐云、陆俨少、谢稚柳、程十发等十余位画家以玩票心态绘制了一批宜兴紫砂壶,并由徐孝穆、沈觉初等名手镌刻。烧成后放在上海美术馆内出售,每把卖到6000元,后来打了八折。但这个数字对海内珍藏好爱者来说仍是太高了,故而生意平淡,后来被一新加坡商人一举购藏。30年后的今天,这批紫砂壶名壶却又回到了上海。它们是被上海一位民营企业家重金“赎回”的,价格至少翻了十倍。但新主人宋鸿明以为值,它们的升值空间还很大。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批曾被香港学者饶宗颐教授视为“紫砂壶中兴之第二浪”的杰作,终于毛发无损地回到了故乡。

  珍藏界专家预计,中国紫砂壶壶由于独特的实用功能和矿藏的稀缺性,加上丰硕的艺术内涵和历史文化价值,数百年来一直成为珍藏家和珍藏兴趣者追访的对象,跟着民间珍藏与研究流动进一步深入,它的价值还将晋升,特别是积淀了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壶,其文化和经济价值还有很大的晋升空间。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