椐专家研究,世界最古老的高坐具应属古埃及图坦卡蒙王陵出土的“黄金宝座”,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567至1320年新王国时期的事情,宝座是权力的象征;宝座的制作意念和制作技术是如何传播到欧洲各公国,我们还不十分清楚,但是它通过西亚流传到波斯帝国和印度,已有考古学上的证明;此时“宝座”已易名为“金狮床”,并且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我国新疆地区。20世纪初,斯坦因在尼雅古城发掘到一把晋代木椅,椐《西域考古记》描述,其形制与印度西北部边省希腊式佛教雕刻所见相同。到了唐代,在帝王仪礼上,还是使用盘足而坐的床榻,直至宋代,才出现垂足而坐的坐具。南薰殿所藏宋太祖坐像已有雕龙宝座。随着北宋南迁,中国的政治中心偏移到湿热的南方,高坐具才随着士大夫的广泛使用,普及到民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首先,高坐具作为生活用品,先是出现在帝王之家,由王公贵族传播到士绅,再由士绅传播到一般市民;其次,高坐具的设计和制作,从礼仪陈设解放出来,走进民众世俗生活,因此更趋于实用化,由繁复到简练;最后,高坐具的原材料由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等高档木材,逐渐被柴木、硬杂木等低档木材所代替。这便是高坐具演变的基本脉络。随着森林资源日益枯竭和新材料的诞生,古老的木质高坐具必将成为历史的陈迹,让位于其他金属、化学合成材料而制作的高坐具。其形制更加舒适、更加便利,趋向于智能化、人性化。事实上,20世纪初,理发和牙医所用铸铁坐椅,就已经朝这个方向迈进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高坐具更向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下去。
综观中外高坐具史,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文化,就有转播。精神文化如此,物质文化更是如此。同是一样器物,因地域、国家、民族、宗教、习俗的不同,而使器形各异,气象万千。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高坐具必将随着高新技术翻过新的一页。回顾19世纪的中国坐具史,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我们还发现一条规律,那就是中产阶级的坐具最富有表现力,最具有审美价值,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皆如此。如上所述,骑士的阶级地位,比起国王不足,比起“草民”来有余;骑士椅比起王位不足,比起“草民”的方凳,优雅、舒适得多。中国的绅士阶层无法与帝王相比,却比一般百姓高得多;作为绅士用的太师椅,无法与帝王銮椅相比,却比一般子民的板凳、条凳优雅、舒适得多。由此可见,中产阶级的坐具,给能工巧匠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