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赏石文化纵横谈
下一主题:奇石散谈
韩国称观赏石为寿石,取其与天地同寿之意。其赏玩历史十分悠久,最初也受唐宋文化的影响,后几经中断,直至60年代初又谱写新章,现有收藏爱好者约20万人,有韩国寿石会、韩国爱石人总联合会等全国性社团组织。韩国寿石十分注重天然性,不管石头质地如何,只要是未经人为加工的,并能反映出某种含义、品味出一定意思的均为入选之列。他们把寿石分为几大类,有山水景石、形象石、色彩石、抽象石、传来石、珍奇石等。寿石的审美也有一定的标准,比如硬度一般在5左右,色调注重深沉稳重,以黑色为贵。他们特别喜欢山水石,在供置上,也以水盘供奉为主,木座次之。
中国台湾地区的赏石活动始于60年代初期,也十分活跃。因受日本的影响,也崇尚平稳的卧石。它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与日本相仿,虽然地域狭小,但其观赏石资源却十分丰富。赏石之风兴盛于70年代,如今有观赏石爱好者二三十万人,并有“中华赏石文化协会”、“中华雅石会”、“春秋雅石会”等百余个石协。台湾称观赏石为雅石,他们将雅石分为六大类,即景观石、形象石、图案石、抽象石、色彩石、奇石,并相应制订了评价标准。他们提倡素、简、朴、雅之赏石观,和形意交融的“石人合一”观,并将玩石的水准分为“五道段次”,即石道初级(趣味观)、石道二段(美术观)、石道三段(道德观)、石道四段(抽象观)、石道五段(哲学观),注重雅石是否能连通心灵。
东方赏石文化发展到今天,特别是面对西方赏石文化的冲击,更应取长补短,推陈出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自古以来,文化的交融从来都是互动的,并不存在谁向谁接轨的问题,更多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