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标准极不科学,已成茶业发展壁垒!
发布时间 2015-05-24 浏览 50416 次

公众所关注的是当前我国所独有的稀土检测标准是否缺乏科学性,喝了稀土超标的茶,对健康有怎样的影响。而权威部门目前未能确定稀土超标是否对人体有害。唯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发文《微量稀土元素的药效及保健作用》称:研究证明,稀土元素如果被长期低剂量摄入,可在肝脏中蓄积,导致肝脏形态和病理组织变化、肝细胞损伤、肝代谢紊乱引起脂肪肝;而高于2mg 剂量的农用稀土仍能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肝细胞和发育中的红细胞DNA损伤。


201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专家陈宗懋曾著文称我国稀土标准不合理,认为此标准没有充分的调查基础,对植物中,特别是茶叶中的稀土含量本底值没有掌握。从目前已掌握的茶叶中的含量就可以看出茶叶中有那么高的比例超过标准就证明这个标准定的太低,处于茶树正常含量水平。其次,颁布的标准中,稀土测定推荐的是比色法,而这个方法并不成熟,其测定结果不能反映正常含量水平。陈宗懋认为,这样的标准在生产中根本无法执行。如果执行,会将中国茶产业置于崩溃边缘。

2014年4月4日,陈宗懋院士在安溪参加2014年茶叶质量与安全培训大会时透露,茶叶稀土限量标准发布实施以来,一直受到业界关注,目前,稀土的标准正在重新评估,有望年底改变。

就稀土标准,中茶院副院长杨秀芳研究员表示说:不同茶类稀土含量状况和新稍稀土动态研究表明,茶叶在生长过程中会富集稀土元素,部分成熟度高的茶叶稀土含量就高;不同稀土含量水平的茶叶冲泡试验表明,通过冲泡进入茶汤的稀土含量极其微量,建议风险评估后放宽茶叶稀土限量。

一项我国独有的茶叶稀土国标,对目前很多茶行业茶企业来说太过严苛,让茶商茶农异常忧心。此项标准被用来作为禁止茶叶出口的依据,严重影响着中国茶叶的出口。茶行业各界应积极呼吁,尽快推进茶叶稀土风险评估工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稀土限量标准,既保障消费者健康,又符合茶产业健康发展需求。


茶农茶企哭诉!!

自2005年卫生部不负责任地发布茶叶稀土标准以来,茶农茶企苦不堪言。这个毫无意义的标准到底造成多少损失呢?

1、直接损失为检测费:稀土检测费比农药检测费高得多,每个1000元,茶企每年要付出稀土检测费几万元到几十万不止,这样全国所有茶企合计付出估计数千万以上,十年下来数亿以上;

2、间接损失不可估量,因为民众对稀土的不理解,影响茶叶销售每年数亿甚至十亿以上,十年下来最少损失数十亿甚至百亿;

3、各种没用的论证、调研、风险评估也要花去千万元以上;

4、公关费:企业为省事,每年都要给某些打假队、媒体、执法队等一些「辛苦费」,全国合计也有数百万甚至超千万;

5、其它损失,如企业为此要被迫投入巨额广告;一个毫无意义的标准造成损失如此之多,至今还在所谓的风险评估中,而让某些人趁机抓紧揩油。你说,制定标准的草率造成的损失,谁来担责?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