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购买收藏玉器的十条要
下一主题:苏州艺术品市场“冷”
东周玉器饰面内容的完整性,得益于形式的完美。现在平面设计大家必须遵循的原则,我们的祖先虽没有经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对艺术设计法则早已烂熟于胸,在玉器装饰艺术设计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左右俯仰、阴阳向背的镂空纹样,应用得游刃有余;呼应顾盼、大小环抱的镂空图形,安排得出其不意;参差错落、轻重承复的镂空画面,运用得无可挑剔,处处显现出这时期玉器画面的装饰美,成为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不朽之作。
玉器装饰风格的改变,始于唐代。东周至汉代高超的玉琢技术,在魏晋南北朝大动荡的社会变革中基本失传,以至唐代玉雕,缺少了传承的基础,失去了一份历史包袱,却多了一份探索精神,以致唐代玉器的造型、饰面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一改东周至汉代以镂空为特色的玉饰风格,大胆地采用浅浮雕技术表现主画面,获得一时的成功。
玉器装饰面上的立体景象,宋元以后才多见,主要得益于雕刻工具的改进与雕刻技艺的提高。论艺术成就与艺术效果,宋元时期玉器的立体景象最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浮雕技术与镂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花中套花,花下压花,花中套叶、画中出画的艺术效果。二是不仅仅局限于图案的表现,还能在方寸之间表现人物故事、历史题材以及风物人情,春水玉、秋山玉是其成功的范例。明代玉器的立体画面试图进一步多样化,画面下铺以锦地,以形成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有一部分运用得相当好,但相当一部分玉器由于要在有限的面块上琢磨过繁的内容,因而显得有点零碎。清代以名家名作为蓝本,雕琢成大件玉山子,场面宽阔,将复杂的平面内容加以立体展示,不失为玉雕艺术上的一大创新,与当时的竹刻、刺绣艺术有相似的艺术趣味,可谓异工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