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
下一主题:台湾清大研发茶汤检验
作为1986年就被命名为全国优质茶叶基地县的昌宁,茶叶是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5万亩,面对今年来由于产量增加、茶叶市场持续走低、企业加工能力不足等不利因素,昌宁县各级各部门从巩固和提升茶产业支柱地位的高度出发,涉茶部门、金融机构、主产乡镇、制茶企业团结协作,在收购、加工、销售及资金周转等方面“抱团”;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电力企业保障电力供应,乡镇采取组建采茶队、互助组等形式保障劳动力需求,企业以最大生产能力敞开收购鲜叶,保证鲜叶及时下树。一系列紧急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和茶企、茶农的积极性,全县春茶干毛茶总产达699.43万公斤,同比增长35.81%;实现产值23299.89万元,同比增长2.37%。
在政府积极组织“救市”的同时,茶农、茶企也在积极行动着。温泉镇松山村大新寨村民小组李寿昌专门收购标准一芽一叶鲜叶,为一名外地客商加工精品茶,收购价为30元/公斤,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收。整个春茶季,共收购鲜叶4吨,加工干茶1吨。其中自己家采摘交售鲜叶335公斤,实现收入10050元,仅此一项就超过了去年整季春茶的收入,还依靠采摘大宗茶和CTC原料,实现净增收5000多元。
“这些措施,只是应对当前市场情况的应急之举。我们将在稳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开放的眼光来谋划整个产业的转型发展。”谈到今年春茶生产的形势和茶产业的发展,昌宁副县长杨朝强说,昌宁县将重点从扶持龙头企业并建立企农互动关系、扩大宣传提升知名度、做精做优古树茶品牌、突出生态打造茶叶基地、积极推进市场建设、推进茶产业与旅游文化发展结合等方面着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帮扶西南山区贫困茶农示范项目已于4月在昌宁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