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永乐寺 正岩牛栏坑
发布时间 2015-06-11 浏览 46605 次
的部分。于是,唐代有扣冰和尚坐棘饮茶,从谂禅师的“吃茶去”,以致近代赵朴初居士的偈语“千言与万语,不如吃茶去”。

  天心永乐禅寺由于偏居山隅,周边崖悬壑深,终年云雾缭绕,种植茶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种植茶叶成为主要收入。武夷茶自宋、元开始列为贡茶时,都是以被称作“龙团凤饼”的茶团或茶饼进贡。明嘉靖五年,徐柳写《天心禅茶疏》,“天心禅茶”之名首见经传。

  清顺治三年,天心茶僧研制出乌龙茶制作工艺,经久耐泡的乌龙茶为工夫茶提供有“米”之炊。“大红袍”被称为乌龙茶之祖、工夫茶之源,并渐成为武夷岩茶的代名词。清咸丰五年,天心方丈赠予台湾学子林凤池三十六棵茶苗。在台被广泛引种,成为名茶“冻顶乌龙”。2006年“大红袍”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位于禅寺1000米距离的九龙窠大红袍母树,为历代天心寺僧精心看护,直至1951年收归国有。2007年,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为禅寺题写的“大红袍祖庭”石碑树立。

  今天的天心永乐禅寺按照修建时间,分为旧寺与新寺。旧寺均是土木建筑,虽然不及新寺的宏伟,但却更有“禅茶一味”的意境。

  沿新寺右侧一条山中小路,步行可达旧寺。实际上旧寺近些年也有翻修,所以并不破败,只是格局和建筑风格更有沧桑。小路由石砖铺地,边角结满了青苔,一块石上有“山界”二字,不知道来由。

  旧寺的大殿及偏殿由回廊相连,如同一个“山”字,金灿灿的匾额显得非常醒目。信众捐供的瓦片上书写着香客的信息和愿望,锈迹斑斑的铸铁香炉飞龙风铃与绿色的背景十分和谐。

  再沿山间小路前行,左是一座高大的多层砖石建筑,好像僧舍,但似乎少人居住。

  小路右侧有一座塔林,沿台阶而上,一座纪念碑后,有三座僧骨塔。

  中间高大的一座为妙湛大和尚舍利塔。妙湛大和尚,生于1910年,卒于1995年,曾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南普陀、鼓山涌泉寺、武夷山永乐禅寺方丈。另外两座为传孝和尚与世家和尚舍利塔。

  远处山丘之上,一座七层六角塔巍然耸立。

  沿小路继续前行,遇沟壑而拾阶而下,很快就到了“牛栏坑”。

  武夷山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以岩韵特质成为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岩茶以大红袍为尊,但那几颗大红袍古树早已经不再采摘,即使多年前采摘之时,成本茶也是天价,且一克难寻。而实际上以“三坑两涧”为代表的武夷岩茶其他品种,才是今天武夷乌龙的当家货色。

  按生长区域,武夷山岩茶可以分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等。正岩是指武夷山核心景区内、生长环境好的山岩;半岩是指核心景区外周边的山岩;洲茶指河岸两旁,沙质土壤的茶园环境下生长的茶叶;外山茶是旧时提法,指风景区以外。可以说武夷山“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其中正岩茶以“三坑两涧”为代表,即“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

  在牛栏坑中,见一块茶地,树立“天心寺”木牌。坑内还有很多其他茶厂的茶地,这次去是五月中旬,已经过了采茶的季节,所以这里变得非常安静。当日上午山里还一直下着雨,继续下行石阶被因下雨而暴涨的溪水说阻断,故知难而返。

  尾声:游天心禅寺,遇到一老僧,寺内养的三只大狗与他甚是亲腻。老僧讲,这三条狗是三胞胎,从小有他喂养长大,很有感情。三只狗儿,长的都很俊秀,不时的打闹嬉戏。老僧看到我们带着专业相机,高兴的让狗儿做各种动作,和他拍照留影,老僧的笑容是那样的平静与幸福。这是一种修行,放下一切执念。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