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的用料
硬 木
考究的古家具多采用硬木,它们大都质地致密坚实,色泽雅静,花纹生动华丽。因为硬木的木性稳定,所制成的家具流传时间也很长。而现在常见的硬木有紫檀、黄花梨、鸡翅木和酸枝等。
1.紫檀:自古以来,紫檀就被认为是最名贵的木材,其质地坚实,且生成速度缓慢,无论是原料或家具上的用材,很难超过一尺。因此大部分的家具都是数块接榫而成,如出现整面板材则是相当珍贵难得的。紫檀的色泽多为紫黑色,几乎不见纹理,但散发出的静穆高贵却是其他木材所难以比拟的。
2.黄花梨:黄花梨多半出现在明式家具上。黄花梨木质致密,颜色从浅黄到暗棕,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一般黄花梨家具使用越久,色泽反而越光亮,更适用于现代空间。
3.鸡翅木:鸡翅木与其他硬木相同,其质地坚实,纹理紫褐色深浅相间,纤细动人。后世在使用时,令其线条更为流畅,在传统中注入了新意。
4.酸枝:真正好的酸枝近似紫檀,但光泽与颜色略淡,色泽温润,其产量也较多,常被用于制作家具。
软 木
软木的种类繁多,制作成家具,价格上也较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除了少数的软木如榉木、楠木伸缩性小,材质耐久稳定外,其他软木多质地松软,多适合制作小型家具与细部的雕琢,如装饰花纹的雕刻等。
木料是否好雕关系着图案能达到何种精细程度,因此,不少飞禽走兽、蔬果花草均用软木雕刻。另外,许多软木在使用时也多和硬木搭配,榉木、樟木、松木和杉木都是现在常见的软木材质。
明清家具的作伪pkE帝国开发
古代家具与其他门类的文物一样,也有作伪现象。目前,在市场价格不断提高的刺激下,作伪的手法越来越高明,赝品屡屡应市。部分利欲熏心的投机分子,甚至不惜破坏珍贵的古代家具原物,以牟取高额利润。古代家具的作伪,已成为每个家具收藏、爱好及研究者无法回避的棘手问题。常见的作伪手法如下,供鉴定时参考。
假冒良木
利用硬木家具的材种不易分辨的特点,以较差木材制作的家具,混充较好木材制作的家具。中国古代传统家具的制作材料,如紫檀、黄花梨、花梨、铁力木,如遇上述种种特殊条件,就更易冒充了。此外,即使自然色泽与高档木料不一致,投机商也会恣意改变本色,冒充高档家具。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对家具的审美观有所变化,开始崇尚自然色泽和纹理。于是,具有漂亮木纹的黄花梨木色,身价骤增,且被大量冒充。
拼凑改制
许多古代家具往往因保存不善,构件残破缺损严重,极难按原样修复,于是就有人大搞移花接木,移植非同类品种的残余结构,凑成一件难以归属、不伦不类的古代家具。上述作伪手法,也见于把架子床改成罗汉床。架子床因上部的构件较多,且可拆卸,故在传世中容易散失不全。家具商常用截去立柱后的架子床座,三面配上架子床的床围子,仿制成罗汉床出售。
常见品改罕见品
不少家具商把传世较多且不太值钱的半桌、大方桌、小方桌等,改制成较为罕见的抽屉桌、条案、围棋桌。实际上,投机者对古代家具的改制,因器而异,手法多端,如果不进行细致的研究,一般很难查明。
化整为零
利用完整的古代家具,拆改成多件,以牟取高额利润。具体做法是,将一件古代家具拆散后,依构件原样仿制成一件或多件,然后把新旧部件混合,组装成各含部分旧构件的两件或更多件原式家具。最常见的实例是把一把椅子改成一对椅子,,诡称是旧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