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文化漫谈:重材质不讲文化是家具的悲哀
发布时间 2015-06-25 浏览 51966 次
是红木,这里说的红木是泛指,它包括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木种,由于木材的稀有,更应该让它的家具体现出文化来。但是现在市场上的许多红木家具做不到这一点。红木的材质固然重要,但家具本身的文化感才是第一位的。所以付军民认为缺少文化感的红木家具,是红木的悲哀。

  玩红木家具的都知道“十清不抵一明”的说法。为什么十件清式家具抵不上一件明式家具?因为明式家具的文化感最强。付军民对记者说,古典家具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有形指的是造型手法、工艺水平。无形指的是它的韵味和神采。这一点并不像有些人理解得那么肤浅。品家具文化如同我们欣赏一幅字画。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高峰,有关家具的历史经典如《鲁班经》、《髹饰录》、《三才图会》等都是明代刊刻于世的,此外像木工用的刨子也是明代才有的。为什么要发明刨子?因为做出的家具,各种线型和榫卯要求极严,明式家具确立了以“线脚”为主要形式语言的造型手法。您如果能看到一件原装的明式家具,就会发现虽然已经几百年了,但它的结构丝毫不会走样。明代的人对家具文化极为重视,不但许多文化人参与家具的设计,就连皇上都迷恋做家具。据史书记载,明熹宗朱由校为了做家具,甚至不理朝政。他的技艺高超,不逊于宫里“匠作班”的工匠。同时明朝有了红木这样名贵的材质,使家具的品质更加完美。工匠们可以利用这些优质材料的质地、色泽和纹理展示自己的工艺,由于文化人介入家具设计,使明式家具体现出一种明快脱俗,纯朴淡雅,素洁疏朗的韵味和风致。不像清式家具那么繁复奢丽,雕龙刻凤,尽现雍容华贵。此外明式家具经过一代代工匠的反复琢磨和推敲,删繁就简,结构趋于合理并形成了程式,它的线条流畅,结构整体性强,讲究一致性,工匠多采用一木连作、上下贯通的手法,同时家具各个部位的比例适度合理,如椅子的靠背板与两框空档的空间尺寸,椅脚粗细,椅盘的宽窄,脚踏枨与扶手的距离等都是反复推敲确定下来的,真可以说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

  原材料有限更应精雕细刻

  明式家具流传到现在的很少。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所谓明式家具,其实是“清仿”或“现代仿”。因为明代人崇尚简洁明快,做家具也是这样,讲究精致,做一件是一件,绝不大规模地滥做一气。同时明朝人的居室陈设上也讲究简单,对称,不像清代和现代人用家具把室内空间填满。明式家具在实用上形成了椅、几案、橱柜、台架、座屏、床榻六大类。居室的功能也划分了厅堂、卧室、书斋等。室内的陈设与这六大类家具是相配的,摆布上讲求对称、均衡。清式家具大体保留了明式的造型。尤其是雍正乾隆两朝的家具,为了显示清廷的正统地位,对家具的制作非常当回事儿。据史书记载,皇上对家具的用料、尺寸、雕刻的内容、摆放的位置都要亲自过问。由于清代皇上对家具的重视,而且追求显示雍容华贵的气派,清式家具在制作中运用了各种精湛的工艺,融入了明代家具的形制,创造了有别于明代的独特风格。但清朝后期,皇宫和苑林的家具已大体配齐,红木原料越来越少,家具制做走入衰途。民间出现了柴木仿紫檀仿红木的情况,工艺也走下坡路了。付军民认为,国内的红木原材料如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等在清末民初已基本上用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才重新开始从东南亚、非洲和南美进口红木,而且数量比较大,这正是重振明清家具文化的大好时机,遗憾的是许多厂家和商家急功近利,过于看重经济利益,忽视了家具本身的文化内涵,加上消费者对红木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使一些粗俗的红木家具在市场大行其道。由于红木的原材料是有限的,即便是现在还能进口,但红木的生长周期漫长,照现在这样不讲品位地大规模制作,早晚有原料枯竭的时候。而红木家具一旦制作成成品,很难改变。我们留给后人的将不是优秀的家具文化,而是文化垃圾。所以,有良知的红木家具厂商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不能把遗憾留给后人

  现在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是红木的东西,将来就会升值。今天买一套红木家具十几万元,几十年以后红木的原材料没了,也许能卖几十万元。事实上,有些人买红木家具就是冲着将来会升值去的。所以并不考虑家具的文化内涵,一味地追求材质。红木能保值升值,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但实际上,一件家具的价值并不完全体现在材质上。付军民对记者说,头年他在艺术品拍卖会上看到一件柴木条案,明式的,造型极为考究,起拍价15万元。后来听说卖了20多万元。花20多万元买一个老柴木条案,在有些人看来不可思议。其实这就是家具艺术的魅力所在。付军民对我说,他有时看到很好的红木材质做出来的家具却非常粗糙,感到非常惋惜。前不久,他在市场上看到一件做工非常粗俗的海南黄花梨罗汉床,标价20多万元。几天以后再去看,营业员告诉他被人原价买走了。他听了以后很惊讶。为什么这么粗糙的东西还有人认呢?主要是许多人不懂古典家具文化。消费者在买红木家具时有一种心理误区,以为价格越便宜越好,殊不知买红木家具跟买水果和大白菜不一样,红木家具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它是一件艺术品,所以才有收藏价值。艺术便宜了,能有好东西吗?付军民说,宣明典居的家具都由我来出图设计,做完之后,由我来定夺,有一点看着不满意,我心里就难受,让工人修改或重做。我得对得起这些贵重的木料。工人都怕我。宣明典居在六里桥开了一个门市部,我卖的都是自己的东西,外厂的家具再好再便宜我也不进。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让人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古典家具文化。我做的古典家具有的比一般的商家要贵一些,但这些家具绝对是我用心用血汗做出来的,比如家具上的图案,一般厂家给工人开50元钱工价,我开300元。要的是让他做出的活体现300元的价值。付军民对记者说,古典家具工艺从清末便没落了,现在的工匠跟明清的工匠没法比,我是东阳人,家里有不少老辈传下来的雕活,那工相当精美。但去年我回老家,在店铺里看到现在的工匠雕的物件,工艺和文化感差远了。我痛苦了好长时间,也思索了很久,为什么中国的传统工艺到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变成了这样?这让我发誓要拿出好东西来。现在宣明典居的家具可以说一件是一件。当然,我也有欣慰的时候,因为我看到一些文化素质高的消费者开始对古典家具文化有新的认识了。前不久,一位“海归”白领在某家具市场花了一万多元订一对清式大叶紫檀高束腰扶手椅,后来他转到了我的门市部,看到同样的东西,标价3万多元。他被这对椅子的工艺所折服,退了一万多元的,执意要买这对3万多元的。这说明他看中的是红木家具文化,而不只是价钱。付军民认为红木家具的价值在于艺术欣赏,坐着舒适,看着美观大方,本身就是一种欣赏和品位。古典家具文化是一点一点悟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把遗憾留给后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