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茶面临尴尬局面
发布时间 2015-07-18 浏览 49603 次
不可分。

  手工岩茶的制作之路,走到1914年出现了变化。那一年,茶叶泰斗张天福设计制作的适合崇安(现武夷山)茶区的木质揉捻机面世,节约了部分人力,代替了繁重的劳动力,现代多种揉捻机的母型便是这种木质揉捻机。从此之后,武夷岩茶制茶机械快速发展,采茶有采茶机,摇青有摇青机,杀青有炒青机,揉捻有揉捻机,干燥有烘焙机,拣剔有色选机,可以说,整个制茶工序都有机械可以代替手工。

  一个物种变得稀有了,便出现了“保护”的字样;某种商品类似的面貌、品质增多了,便出现“正宗”的字样。机械制作的茶数量多了之后,逐渐地,“手工茶”、“手工制作”、“纯手工制作”便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了茶叶包装上。

  手工制作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武夷山的老茶人都知道,“在综合做青机发明之前,一个村子做的茶都没有现在一个茶企做的多。”机械化制茶的实现,满足了茶叶产业化的需求,但武夷岩茶的品质并没有因此而降低。毕竟,不管使用多么高科技的机械,其制茶的原理还是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

  一项高超的手艺是匠师们漫长时间沉淀的智慧结晶、是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具有存在理由及实用性。手工,可以让手工者所制出的东西更有个性,按现在的说法是具有文化内涵。手工茶也是这样,通过手工制作出来的茶,更能够展现茶叶的个性和特色。如此,便可以理解武夷岩茶制作者们对手工技艺的坚守了:手工技艺,是灵魂,是根。

  “对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就是保住中国文化的根。”国家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叶启桐如是说。“每年保证10%的茶是纯手工茶,这是我的坚持。”叶启桐的弟子季素英,以实际行动支持师父传承技艺的决心。她担任董事长的武夷山市其云岩茶有限公司每年都有生产不少于10%的手工茶。不管制作手工茶是多么的辛苦。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