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和田玉”制成的“中
下一主题:明清琢玉 三足鼎立
多数买家只关注书画投资的回报率
在健康的艺术消费流程中,书画的最终归宿是收藏者。收藏者的鉴赏、交流、品评,使书画作品实现了固有的艺术价值。但在当前的中国画市场,尤其是中国画拍卖市场中,购买中国画纯粹为观摩学习、装饰家居的不多。多数买家是关注于书画投资的高回报率,希图用购买中国画来获利或保值、增值。眼下,在南京的一些拍会上,记者见到的真正的收藏家不多,倒是画贩子、画商成群,这引起了专家们的担忧。
这种购买动机已经逐渐显现出巨大危害:其一,目前中国画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投资者难以对画家和作品艺术质量作全面了解,难以对市场价格作理性比较和分析,很容易被某些表面假象所迷惑而盲目跟风,或偏听偏信某些媒体和经纪人鼓惑,购买低俗的行画、套路画甚至赝品。其二,目前的书画市场,存在着很大的价格泡沫。例如,尚处上升期和风格形成期的当代青年画家,作品价格有的高达几万元1平方尺,已超过一些明清名家和已有定论的去世现代名家,这种现象不论从艺术家的成长规律,还是从书画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分析,都不合情理,违反了正常的收藏规律。其三,投资性市场结构,与当今国内的整体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相悖。国民人均年收入水平,是艺术品市场的基础。事实上,目前中国书画市场的火热只是少部分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局部性过热。这样,狭小的中国画市场购买圈,既难以使投资者有更多的机会获利,也难以造就广泛普及的大众基础。而投资性购买是中国画市场虚假繁荣的主要原因,同时,虚假的繁荣又加速了赝品畅通市场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