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琢玉 三足鼎立
发布时间 2015-07-31 浏览 49814 次

明清玉雕是我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高峰,而玉料来源充足,加之乾隆皇帝爱玉成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清代玉雕空前发展,尤以乾隆时期为最。总体来看,明清时期内务府造办处、苏州、扬州三地最具特色:内务府造办处制玉多为皇室御用,工艺堪称一流,犹擅摆件、仿古器、佩饰的制作;苏州制玉造型清雅、雕刻精微,擅长佩饰、实用器制作;扬州制玉大气生动,擅长玉山子的雕刻。

内务府是清代管理皇宫禁室事物的机构,以七司三院为主干,而造办处就是内务府的下属机构之一。造办处是专门负责制造、修理和储存帝后及宫廷需用的各项器物的机构。而清代宫廷用玉多由造办处直接制作。造办处的玉匠多数由苏州、扬州等地征召而来。乾隆制玉中主要以仿古为主,清宫造办处的仿古玉器,大量发展和变化了古玉造型,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摆件、配饰做工追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论大件或者小件,或者器型、表面、花纹的做工均十分讲究。

宫廷玉作更是讲究程序化制作。形制较大的玉件加工,首先经过选料、画,然后再经锯钻、做坯、纹饰、抛光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