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焙红茶开启滇红新思路
发布时间 2015-08-03 浏览 50143 次
茶理念的产物。

在传统复归的年代,云南普洱茶早在2003年就掀起了古法手工制茶的浪潮,开辟普洱茶的高端时代。

炭焙红茶有着类似正山小种的传统工艺,金骏眉通过深入挖掘正山小种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工艺价值,创造了当代红茶营销的神话,并引爆各地茶叶产区纷纷做高端名优红茶的热情,造就了“全国万里山河一片红”之盛况。针对云南传统红茶来说,晒红既可以开发大众红茶,也可以用古树晒红发力高端市场;而炭焙红茶,这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从浙江、安徽一带引进的传统红茶工艺,可以定位为打造云南的金骏眉,用全手工炭焙工艺做云南红茶的精品与极品,开启云南名优红茶时代。

省外先进的红茶制作技术传入云南,无论是新华茶厂还是凤庆茶厂,最开始采用的都是传统红茶的炭焙技术。翻开凤庆滇红的制作历史,冯绍裘在机器和动力设备没有配齐安装完毕的情况下,采取土法上马,使用人力手推木质揉茶桶,脚踏烘茶机,竹编烘笼烘茶等办法红产红茶,第一批“新滇红”约500担终于1939年试制成功。即便到了上世纪五十与六十年代,云南许多生产红毛茶的初制所,由于条件限制,缺乏现代烘干设备,经常用烘笼焙干茶叶。由此可见,省外红茶引入云南掀起了现代化机械制茶的序幕,但在云南红茶的主产区凤庆、双江、临翔区、云县、昌宁等地很长一段时间是现代机械制茶、自制木制机械与手工炭焙茶叶并存。到了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生产条件的逐步完善,手工制茶或者水力与畜力驱动的木制揉茶机及竹编烘笼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在滇红主产区现代化机器制茶一统天下。

我们欣喜地发现,云南炭焙红茶的工艺在景星一带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当地一些茶厂形成了区别于现代滇红制程的手工炭焙传统。

考之在墨江景星一带为何会长期保留炭焙红茶这种传统工艺,乃是市场错位竞争使然。经过建国后数十年的发展,临沧早就成为了云南现代红茶的主产区,普洱市许多地方就被迫走向了差异化竞争的路途,拾遗补缺去发展晒红、炭焙红茶等传统红茶。到了传统价值复兴的年代,这几年普洱市的茶企做晒红与全手工炭焙红茶的越来越多,市场前景不可限量。天下普洱茶国公司作为肩负引领普洱市茶产业发展使命的国资委旗下龙头企业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积极深挖其价值,创新性开发出普洱晒红与炭焙晒红,在传承历史文化底蕴及其工艺与品饮价值的同时,通过现代市场营销的手段将之打造成新品类、新兴产业,开启云南红茶的全新蓝海市场,为云南茶叶发展谋求新的增长点。

天下普洱茶国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包忠华认为,云南三大茶区要发挥各自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普洱市今后应当以发展普洱茶、普洱晒红为突破口;临沧市以发展滇红、普洱茶为主;版纳州发展普洱茶,发酵熟茶是勐海县得天独厚的优势。普洱市有许多茶文化的深度价值长期被低估,很多东西光靠企业、个人来做,因力量有限是很难做到位的,比如墨江县应该积极挖掘炭焙红茶、凤凰文化等,镇沅县可深挖晒红、中国藤条茶之乡等文化,江城县继续发掘一下帕卡茶、水上国际茶叶之路等文化价值,其他县类似的文化没有引起重视的还很多。

如今,新华茶厂将凭借拥有的3000多亩茶园打造墨江凤凰茶山上的“凤凰屏古茶园”,凭借厚重的茶文化和古茶资源打造凤凰古茶系列和炭焙晒红、凤凰晒红等,开启滇红新思路,擎起云南炭焙红茶的复兴大旗。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