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本和韩国的桌子
日本和韩国由于有在地板上坐和睡觉的传统,他们对家具的需求就受到了限制。不过,矮桌子在这两个国家也很多,今天可以见到的是19世纪以后的出品,但与中国的同类相比要少得多。这两个国家在桌子上写字和吃饭,桌子还经常反映出中国设计对它们的影响。例如,一种桌边上卷的桌子就很像中国所谓的"边缘像鸟尾上翘的祭桌"。这些小地方常常用漆、雕工和镶嵌品作为优美的装饰。
三、储物柜
亚洲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是不能容忍乱七八糟的。人们的财产--尽管从西方人的标准来看是很可怜的--都储存在特别设计的家具里。在日本和韩国,这就是柜子--虽然名称是柜子,但其意义很广泛,包括一系列各种各样精雕细琢作的家具。在中国,柜子只是满足存放目的的几种家具形式之一。
1.中国的储物柜
"做箱子或橱柜时不需要特别的知识或技巧,它们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存放大量的东西,而且保存完好。"明代学者李渔(1611-约1680年)曾以相当直率的态度这样评论道。在中国,不论是需要梯子才能够到最上面格子的大型柜子,还是用能驱除虫子的樟木做成的放衣服的箱子,或是小型的放调味品的盒子,所有储物家具的形式发展完全符合李渔所说的标准。箱子和橱柜中都有李渔为之痴迷的抽屉("得之则安逸,失之则怃然"),有时它还是隐藏有价值财产的秘所。
2.日本和韩国的储物家具
柜子是对日本和韩国的生活方式的完美表述:它可以从坐着的地方够得到,可以使主人背着别人存放财产,它常常将典雅和实用性融合在一起。在日本,根据要存放的东西,如衣服、茶叶、面具和宝剑等,柜子的形状和大小千变万化。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柜子是海柜(funa-dansu),这是一个防水性的结构,其中有许多隐藏起来的小格子;另一种是多功能的梯式柜。在韩国最普通的形式是躺柜和立柜,许多柜子用滑动门和带合页的木板来代替抽屉,不过这一特点直到1910年才开始出现。
四、床
我们每天都必须睡觉。但睡在哪里呢?在日本和朝鲜,直到现代时期,这个"哪里"还意味着睡在席子或垫子上,再加上枕头和被子。在中国,我们应该说用的是"床",但还不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睡的床。那是一个巨大的木制结构,带有"丝织品做成的幔帐,有时还装饰着金子做的花朵。"床上还经常装饰着一些图案,并带有矮桌、枕头和衬垫等。这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还是休息和与朋友娱乐的地方。
五、出口家具
直到20世纪初期,大多数西方人对亚洲家具的兴趣还局限在上漆家具方面。在18世纪,中国和日本的上漆家具被拆开来,木板被装到西方家具上。18世纪时,日本和中国也都开始特别为海外市场定作家具。这些家具具有它们的制作者所熟知的每一个装饰特点--上漆、镶嵌、镀金、雕刻和上色等--但产生的效果过分张扬,似乎超越了亚洲人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