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茶和酒樽 宜宾二字艺术演变
发布时间 2015-08-25 浏览 50735 次
种粮食酿造而成,使人闻名领味。从此,这种杂粮酒便以五粮液享于世人,流芳至今。在中国浓香型酒中独树一帜,为四川省的六朵金花之一。它以“香气悠久,滋味醇厚,进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风格享名世界。

  水为酒之神。五粮液的酿酒用水,是垂直深入岷江中心河道打入地下 90 多米深,通过 400 米隧道抽取富含矿物质的古河道水。岷江水基本是雪山水融化,水质优良,杂质少,富含对人体有利的20多种微量元素;地底水经过了泥沙岩石层的天然过滤,更保证了水的质量。

  粮为酒之精。五种杂粮长于川南重镇宜宾之地。这里土壤丰富,有水稻土、新积土、紫色土等六大类优质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糯、稻、玉米、小麦、高粱等作物,而这些正是五粮液酿造配方中的主要原料。特别是宜宾紫色土上种植的高粱,属糯高粱种,所含淀粉大多为支链淀粉,是五粮液独有的酿酒原料。

  土为酒之气。宜宾的土壤资源丰富,对于五粮液酿酒所需的粮食作物的生长有着微妙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其中一种黄粘土,含沙量少、细腻、粘性强、呈弱酸性,而且富含磷、铁、镍、钴等微量成分,非常适合微生物的栖息和生长繁殖,一直是浓香型酿酒生产筑窖和喷窖的专用泥土。这也是五粮液浓香天下的奥秘之一。

  酿酒还是一项神奇的生物工程,微生物发酵是其中重要的过程。五粮液的生产需要空气和土壤中的150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而适应150多种微生物共生共存的独有微生物圈,只有在宜宾才能找到。在酿酒的过程中,数以万计的微生物作为“中间载体”,把五谷杂粮所蕴含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成功地转化到酒中。

  早优双绝 茶乡飘出全国第一缕茶香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中国早茶之乡”四川宜宾市已经飘出全国第一缕茶香,客商也纷至沓来。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宜宾,不仅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起点之一,更是世界茶叶发源地之一。

  中国是茶的王国,悠悠五千载,茶香润汗青。古为僰道的宜宾亦是茶的故乡,史料记载,僰道不仅多有荔枝,且“园有芳箬、香茗。皆纳贡之”。“僰道出香茗,悠然三千载”。宜宾是一个具有三千多年茶叶生产历史的古老茶区,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唐宋时期,宜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茶马互市”特别兴盛,筠连县的黄芽茶、宜宾县的明前毛尖、黄山的龙芽茶等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宜宾茶文化善存于民间,现存有100多首(个)茶歌、茶谚茶传说。茶馆文化是宜宾茶文化的一大特色,茶馆也被称为“民间的沙龙”。生活在宜宾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种茶、采茶、制茶、贩茶,浸润了宜宾大地一片茶香。

  据了解,宜宾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但因受到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影响,呈现出常年气温高、冬季回暖早的气候特点。宜宾早茶开园采摘一般在立春前5天到10天,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元月下旬或者2月上旬新茶就出来了,比省内和江浙一带的茶叶要早15天到1个月。为此,中国茶业流通协会于2009年授予宜宾“中国早茶之乡”称号。宜宾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生态早茶基地。

  除了“早”,宜宾茶另一个特点就是“优”。据宜宾市茶叶站站长刘俊介绍,2014年,宜宾市森林覆盖率达43.5%,600米以上茶叶主产区域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60%以上。“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宜宾茶就是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生产出来的。”刘俊说,“良好的生态很好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极大减少了农药、化肥等有损茶叶品质安全的投入品使用。”

  省茶业研究所所长王云,道出了宜宾茶“早优双绝”的原因:一是宜宾气候独特,最适宜茶树生长;二是春季回暖比同纬度的产茶地区都早,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三是宜宾土地肥沃,江河众多,最适宜的气候、生态和土壤条件,形成了“宜宾早茶”早优双绝的特点;四是加工技术精湛。

  目前,宜宾市已有“宜宾早茶”、“川红工夫”、“屏山炒青”、“筠连苦丁茶”等5个茶叶公共区域品牌,12个产品获有机茶产品认证,35个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14个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新的发展形势下,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重振川茶雄风、打造千亿产业”的战略目标,为茶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宜宾市委市政府目标明确: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来打造,奋力把“宜宾茶”打造为第二张城市名片,争当千亿川茶的“排头兵”和茶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试验区。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