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阳县茶产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 2015-08-31 浏览 49880 次
)加工技能不断提升

  长期来我县茶园以采摘春季芽茶为主,单位产量低。通过对加工技术的改进,引进安装大宗茶加工生产线27条,名优茶加工生产线21条,精制茶加工生产线1条,建茶叶加工厂房23200平方米,加工的产品种类已从单一的名优绿茶加工延伸到大宗绿茶红茶、乌龙茶、速溶茶粉、超微茶粉等多产品开发,产量、产值得到有效提高。

  (三)实施主体不断壮大

  近年来,共引进茶叶生产企业75家(含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

  (四)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

  按照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狠抓标准体系建设与质量提升,强化按标操作,我县生产经营模式以企业为主体,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至目前通过QS认证13家,通过有机茶园认证2500亩,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10.5万亩,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100%。

  (五)品牌建设初建成效

  “开阳富硒茶”于2013年获国家质监总局授牌地标产品,为此我县正着力将其培育成地域公共品牌,同时推出企业自主品牌45个,组织产品参加各类茶事活动获奖33次(金奖14次,银奖8次,名优产品称号11次),今年选送的“茗鹤春”牌富硒白茶参加2015年全省春茶斗茶大赛,又荣获贵州省白叶茶及其它类金奖茶王,部分产品还通过欧盟465项检测指标,远销德国。为加强“开阳富硒茶”品牌宣传,组织参加各类茶事活动100余次,竖立“开阳富硒茶”广告宣传牌14块,通过各类媒体宣传达200余次。

  (六)茶旅一体化建设已现雏形

  根据茶区区位,结合园区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充分利用旅游经济通道,率先将云山茶海和蓝芝茶庄打造成茶旅示范区,现正打造南贡河富硒茶叶园区、黔茗湖农业旅游观光综合体等一批茶旅一体化示范点,开展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艺表演和旅游购茶等活动,为“以茶带旅、以旅促茶”奠定了的基础。

  (七)营销网络日趋完善

  按照统一标识管理、统一宣传口径、统一产品包装、统一门店风格、统一技术标准的“五统一”原则在广州、北京、山西等地开设“开阳富硒茶”直营展示店14家,利用云上贵州大数据平台推进开阳富硒茶信息化建设,组织产品入驻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多种的营销措施,拓宽了茶叶销售渠道。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