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与反造假 书画造假VS“鸵鸟垄断”谁负谁胜
发布时间 2010-04-05 浏览 50084 次
,被竞相购藏和赏玩。而西方在20世纪出现伪造毕加索等作品的专门集团,也是因为这些鼎鼎大名的现代主义大师,销路甚广。

既得利益者之外的人们,肯定希望打破这种垄断局面。

在普通画家那里,正当的途径是想方设法使自己成为名家;在经营者那里,正当的途径是想方设法搜罗到名品。但谈何容易,既费工、又费时,最终还可能一无所获。有没有捷径呢?有,是造假。因为艺术是很特殊的商品,它的优劣并不完全在于质量,比如有些名画家的作品技法很好模仿、甚至很平常,它之所以被追捧在于作者的名气。普通画家尽管可能娴熟掌握了名家的技法,但如果依样创作很可能被视作抄袭,而依样造假则可能尽快致富。在经营者那边,造假风险不大、却回报甚丰。比如普通店铺的顾客,大部分并不懂行,即便有人叫起真来,国内尚没有权威鉴定机构,去个体鉴定家那里,恐怕也讨不来多少实话。而在拍卖市场,拍卖法规明文写着:拍卖行不对真伪负责。

是不是被造假的画家、被卖假的买家们,就一定对此深恶痛绝呢?

不尽然。在画家中,除了像吴冠中那样愿意将造假者诉诸公堂,不惜“黄金万两付官司”,大多数画家只能息事宁人。当陈丹青被问及“怎么维权”时,他回答说:“毫无办法。我对着屏幕上的假画愣几秒钟,就想别的去了。”法国画家柯罗更好过关,穷画家仿他的画,他会签上自己的名字成人之美。买家中,除了不少人在花大头钱后大喊冤枉外,还有一些是知假买假。因为这些人买画不是为收藏,可能为雅贿、可能为摆阔,那么如果和卖假者心照不宣,倒成了花少钱办大事的好买卖。

造假中的获利者还不止这些,然而,为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反垄断、反造假的工作再难也是应尽力破解的!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