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未来的任务就是要保持这个需求量的增长。柳良锡告诉记者,前不久他看到一个报告,报告中提到,中国现在虽然是饮茶大国,但是咖啡的消费量增长非常迅速,每年大概增长15%。韩国也是一样,过去几年,每年的消费量增长量达到了19.2%,据了解,咖啡主要的消费群体是20-30岁的年轻消费者。那这种情况对于饮茶会有怎么样的影响?
这是柳良锡在2010-2012间做的一个韩国情况的研究:这两年间咖啡的消费量上涨了,茶叶的消费量下降了,通过研究发现,咖啡与茶的消费呈现一种负相关的关系,随着咖啡消费量的提升,茶叶的消费量在走低,相互的有一种替代效应。那这种情况对于韩国的茶叶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了?这是从2003-2012年韩国茶叶生产的趋势,2003-2009年稳步提升,但是2009年之后生产量就趋于平缓。
中国茶产业发展新突破指日可待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茶、了解茶,柳良锡对年轻人的喜爱进行分析。
柳良锡告诉记者,年轻人消费有两大特点,第一:年轻人会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第二,年轻人喜欢追求新鲜且时尚的事物,他们对于一些新的社会趋势接受程度很高。
柳良锡表示:“我发现,影响茶叶消费行为的很大的因素是消费者在多大程度上能接受茶叶所包含的文化。这两者是相关联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茶叶相关的文化活动,通过普及茶叶的文化知识能够提高年轻人的茶叶消费量。”
另外柳良锡还发现,在社交网络平台像智能手机上的一些运用,在促进年轻人的茶叶消费上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所以,他建议一方面要保留传统的茶叶,另一方面,可以在茶叶的产品和环境上多下一些功夫,把产品做的更丰富。并且们需要在包装上多做一些设计。柳良锡告诉记者,其实在韩国,也有这样的一种惯性思维,有时候太过于注重传统,而没有照顾到全球的市场和年轻的群体的喜好。
第三点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中国是最大的智能手机用户市场。所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更方便地接触中国的年轻消费者。柳良锡调查了世界上现有的茶叶相关应用,他将这些应用分为四大类:游戏、煮茶的定时器、茶叶知识类应用、制作茶点的应用。
简言之,只要中国茶叶的销量稳步增长,注重年轻消费群体,在保留传统茶文化的同时,要将产品多元化发展,更新茶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同时善用互联网、智能手机平台与消费者保留紧密的联系,中国茶产业发展新突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