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和田玉的产状分类
下一主题:和田玉:物以稀为贵
无独有偶,这天我在金陵城的另一家画廊中又见到了一件署名程十发先生的墨笔瓶梅立轴,也是如上述署款宋文治先生猫画一样,是经过装裱高手“天衣无缝”的技术制作产生的。这张画作约二平尺,原作我是二年前见到的,并偶然留下了照片,当时此画是一张合作画,在书款位置局部已被人刮烂,让人看不到另一位合作者是谁,原款大意应是“××画瓶,十发梅花,时甲子重九后二日”。钤程十发先生的葫芦印一方。谁知经过二年多时间的变迁,此作易手后这次再见时款书有了大的改变,不但位置跑到了原款的上方,款书也变成“十发时甲子重九后二日”。钤程十发先生的葫芦印一方。使这幅合作画变成了程十发先生一人所作的瓶梅作品,也不管这只墨笔所画的瓶子有无程十发先生的笔墨特征,只是由原来合作画几千元的身价,一下变成为几万元,这真如变魔术一般。
以上所述这种在书画装裱过程中改款的作伪方式,古已有之,今人只是在“发扬光大”而已,它具有非常大的欺骗性,因为它的底本款书是真的、印章是真的、年代感又符合、有时画作局部也是真的,像署款程十发先生瓶梅画中的折技梅花就是这样。所以如果未见过改动前的原作,很难一时就判断出存在的问题,虽然像墨笔花瓶的笔墨与程十发先生有距离,猫画的笔墨与宋文治先生不同,但画幅上其它的正确信息会掩盖这些缺点,如此时不细致地推敲已看出的不合理部分,并找出原因,那就会让你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说书画作伪中的装裱作伪对广大书画收藏爱好者的杀伤力是很大的,是书画作伪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品种门类,因此在书画鉴定的定位上,必须考虑到很多诸如此类的相关联因素,这样才能正确地掌握好书画真伪辨识的辩证关系,少交一些“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