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物以稀为贵
发布时间 2015-10-06 浏览 49867 次

俗语道: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自晶莹剔透的和田玉被雕刻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及在金玉圆明园大水法上被大量使用之后,新疆和田玉再次引起国内外收藏家的广泛关注。和田玉又频频亮相于各大拍卖会,本月的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年间的白玉茶壶以718万元的价格成交,和田玉收藏价值不断让世人瞩目。

  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高级工程师栾秉璈,他指出,中华民族的玉文化培养了收藏者对玉石的偏好,而作为一种不可再生性资源,和田玉的收藏价值将越来越高,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未来将成为全球收藏界的热门之一。

  玉文化源远流长

  栾秉璈告诉记者,爱玉、尊玉的民族心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中国成熟的玉文化是玉石在收藏界始终受追捧的根本原因。开采、雕琢、使用玉器在中国已经有万余年的历史。玉制礼器的传统在夏、商、周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早在商代,产于昆仑山的和田玉已经从遥远的新疆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运到了商朝的都城河南安阳,原始社会开拓的玉石之路更向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