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陈半丁的书画艺术及市
下一主题:书画鉴定技巧
在我童年、青年时,每年春节将至,在上海一条弄堂口的糕团点心店的店堂里会放置着一只很大的石臼,一大早,就有师傅在那儿劳动,看见一位师傅翻动臼内的糯米团,另一位师傅抡起木锤打年糕,砸两下,翻两下,这样砸打出来的年糕吃起来特别的筋道好吃,大家不很喜欢买机压的年糕,由于手工打砸做的年糕制作慢,那时都得早早排队去等买。在那时里弄里有邻居在家门口摆上手推转的石磨。推转几转,盛上一匙用水发过的糯米灌进石磨中的筒孔,转几转后,乳白色的米浆液就从磨盘缝边流下石槽会集到盆里收集起做过年吃的汤圆。此时见到这番情景,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因为过年可以有好吃的,有压岁钱,有好玩的,春节离此时就不远了,在物质短缺贫穷的日子里小孩就盼着马上过年。另外经常看见大人用石锁在练身、练体力,我也曾试着用吃奶的力也提不起这石锁。上个世纪在北京郊区,看到村中的场边放有大滚碾,它像躺下的石圆柱,我们一人都推不动。秋天麦收上场由驴或骡拉着石碾,村里还有一个公用的大石碾,大石碾盘中央有个木轴,有个中心穿着木轴的石磙,推着木棍石磙可以周转来压麦片,碾棒子,东西少的人自己推着石碾来碾,量多的就要赶着驴子拉着碾打着转转干活。而今这些石工具早就被电磨等所替代,再要见这些石工具恐怕就得到民俗博物馆去了。这些都是时代的进步结果,被淘汰的石工具成了那个时代的遗物,记录着人类发展进步的脚印。这样的进步使我们没了与石工具亲近的机会,但是我们却可以去亲近由石工具演化而成的玉石饰物、摆件及其他,它们可以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继续伴着人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