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精微话紫檀
发布时间 2010-04-07 浏览 49880 次
于紫檀料的日渐减少,利用明、清早期剩料制作的文房用具便应运而生。笔架、笔搁、笔筒之类多属这个时期的产物。因其料质精贵,又大都镌刻精美,

  一时贵黑(紫檀)不贵黄(花梨)之风遍延,使紫檀文具一跃而成皇室贵胄、名人雅士的几案之珍。

  紫檀木长大成材极漫长,靠的是天时地利,于是更滋长了这种沉香古雅文具的矜贵。吾之案上一只高17厘米,口径约18厘米,呈不规则圆形的紫檀大笔筒,就是一件清中期的“玩意儿”(见图),筒身用整木挖成,通体有隐约的波状纹,如层层细浪含衔重山叠峦。细察之,原来是由两处结瘿化开,仿佛人的手指纹由“结箩”处一圈圈旋开。筒身雕刻着两组树石、一个牧女、五匹骏马,全都形态逼真,纤毫毕现。尤其是其中两匹嬉戏之马,舐犊环抱,神色栩栩。足见古时工匠的妙手精技。筒身经常年累月的把玩手泽,幽滑温润,又呈深邃“包浆”之光,所以更是宝爱有加。

  紫檀向有“紫檀做工”的专美,美材施精工,方显其“英雄本色”,从而超越其它硬木制品。图中右面一件为紫檀小笔筒,虽通身光洁并无雕琢,但其口沿、底圈匀整精致的边线就非一般工匠可为。摩挲观赏,常常放进一份思古幽情,似与古人对话。

  古时的文房用具,现今都成各自斋中案几上的雅玩新贵,但玩物可以,丧志不行。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