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安全离不开公众参与
发布时间 2010-04-07 浏览 53701 次
论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在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小城市,都存在着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偏低的问题。

  公众本来对转基因生物就不够了解,^***又不怎么宣传,搞得很神秘。我认为^***应该大力宣传,和大家说明是怎么一回事。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建立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参与者包括农业、环保、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但在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上,目前基本上是农业部说了算。结果呢,农业部比较孤立,受到了很多质疑。实际上,在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如果环境保护部和卫生部等部门发出更多的声音,也会更具权威性。

 

 

担心管理跟不上

  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上,我非常担心^***部门的管理跟不上。

  从事转基因水稻研究的科学家或许会抱怨,他们等了好些年才拿到安全证书。但真要是早上四五年就批准了,估计管理都跟不上。

  转基因水稻有其推广价值,但也不要夸张其价值。已经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有抗虫作用,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农民会比较欢迎。但效益没那么大,省下的农药钱基本上抵消了,因为转基因水稻的种子贵一些。目前的转基因技术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没有直接的作用,也不直接影响品质。当然,将来或许能做到。

  好几年前,当新疆还未被允许种植转基因棉花时,我们在调查中却发现,转基因棉花已经在新疆不少地区开花结果。

  转基因水稻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转基因水稻如果在湖北获得批准进行种植,邻近的湖南估计马上就会有。种子不是专卖,也很难管住。

  另外,一旦转基因大米获准上市销售,转基因大米很容易混入米粉、米饼等各种米制品。我们国家的大米出口有限,但米制品还是有一定出口。而欧盟等不允许进口含有转基因成分的米制品,管理不善的话,可能给中国的加工食品出口带来影响。

  现在,两种转基因水稻获得了安全证书,距离商业化生产越来越近。但我对转基因水稻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都还有一些担心。

  其中,长期食用转基因水稻对^***有什么影响,恐怕还需要观察。

  在环境安全的问题上,种植转基因水稻对其他昆虫和生物群落的长期生态影响也值得关注。

  此外,还需关注虫子吃了转基因抗虫水稻之后,会不会产生抗性。抗性一旦出现,是个麻烦的事情。

 

 

  通过花粉传播等途径,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能“漂移”到野生稻或其他作物,从而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各个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都要求,在转基因作物田地周围设置一定距离的隔离带。但在一些地方,农民恐怕很难真正遵守隔离带的要求。他们会不会知道,野生稻周围100米不能种植转基因水稻呢?

  实际上,增加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客观而科学的报道,加强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提高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技术水平,都有利于中国转基因生物产业的发展。

  很多人认为我反对转基因技术,其实有所误解。国家在这方面投了这么多资金,如果无法实现商业化,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我所主张的是,首先加强管理,商业化的步子放慢一点,逐渐积累管理经验。

  另外,我还担心国家将很多资金投入转基因生物育种,却忽视了传统育种技术,容易造成传统育种队伍的萎缩。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