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个做茶的晚辈——80后制茶师欧阳武夷的黔茶情结
发布时间 2015-12-10 浏览 50312 次
的其他多元化产品的研发及其清洁化生产线建立,加大加工能力,促进“茶鲜叶下树率,茶原料转化率、产值化”,让茶产业链变得更健康、更可持续性发展。二是通过“技术”这个支点,让“初加工”与“精加工”有机结合,利用“精制技术”手段,实现“初制清洁化、精制(拼配)数据化、产品标准化、产业规模化”。让消费者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品到同一个“贵州茶香”。他说,经过近

  几年的努力,在六盘水、晴隆地区已初见成效。

  在欧阳武夷位于贵阳花果园一间小小的私人工作室内,喝他手工制作的各种红茶和乌龙茶,他并不多说话,只是认真地泡好每一道茶,让我感觉茶随着时间和冲泡次数的变化;每换一款茶时会让我闻碗盖中间的香气。喝道第七款茶时,才谈到茶叶中的芳香物质,高温时出来的酮类和醇类高沸点芳香物质,他谈话的前提是建立在作为听众的我,听得懂的基础上。

  “贵州大多地方留存得有非常好的茶树品种,特别是有性系群体种,比如晴隆和水城就是其中之一;水城很多的古茶树,野生茶树,我们做这款野生红茶之所以叫‘凉都红·映山红’,春季采茶时,根本看不到茶树,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步入其中后才发现里面暗藏着诸多的野生茶树,叶片又细又小,鲜芽含在嘴里滋味和香气都很特别,一片百余亩野生茶树园里一个春季最多能采三四百斤茶青,做成干茶不超过100斤,天气不好,也就得五六十斤。”

  他泡亲手做的这款红茶给我喝,茶叶中原有山谷野香扑鼻,制茶人的好手艺又带来红茶特有的花蜜香,这样的茶,一期一会,不需要语言来追加多余的意境。

  因为爱茶而做茶

  “我只做技术,不管营销,我一直追求纯粹一点。”欧阳直言,多年来他往返于武夷山和贵州的茶山茶园,亲自选茶青原料,给茶农定采摘标准,亲手做或者全程守在制茶车间里。“因为商业社会,做茶的人也难免浮躁,譬如说做岩茶,做到毛茶或未焙火就可以卖掉,消费者拿去没几天就返青、变质,很少人会很认真的做传统炭焙足火高火的,因为这样既浪费时间,浪费炭火,茶叶还会损耗、变得更少更轻,也不会多卖很多钱,所以愿意认真花时间去按照传统工艺做的人越来越少了。”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