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应与自然科学保持距离
发布时间 2015-12-15 浏览 46120 次
么?我们从中国文人画中,可以窥见它的影子。在对奇石进行欣赏的时候,重内涵、重情趣、重神韵、重意境,与科学关系不大。

奇石欣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面对一块奇石,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赋予”,不能凭空,要有根据,这就要找出“这一块”石头跟其他任何一块石头不同的地方,是这块石头来自什么地质年代,如何经过地壳变迁,如何经过大自然的风化、改造、磨砺、浸染,最后才变成眼前这个样子的这些科学道理吗?是石头内部具有什么矿物成分,什么离子、元素,其晶格模式又是如何如何等等这些科学知识吗?都不是!这些科学的东西不是“这一块”奇石所独有的,而是所有奇石都具有的,甚至是任何同类的石头(野石)、岩石所共有的。因此,这些东西虽然科学,但却无法作为赋予“这一块”奇石以一定人文内涵的根据。因此可以说,科学,在奇石欣赏中,显得无能为力了。

那么,能够作为“赋予”之根据的,应该是什么呢?答案是这样:对造型石来说,主要是形,具有一定程度的具象,或者虽无具象,但具有突出特点、堪可品赏的形;对纹图石来说,主要是纹,能够构成画面、文字的纹,或者虽无画面、文字,但独具特点或令人悦目、堪可品赏的纹;最多把它们的色、肤作为辅助依据,也就够了,至于上述种种科学的东西,统统无关,或者非常次要。

笔者这样说,绝无贬低科学的用意,只是认为审美、艺术毕竟与科学研究、科学探索不同。艺术求美,科学求真;艺术主要应用形象思维,科学主要应用逻辑思维;艺术重感觉,科学重理据;感觉靠的始终是人的脑子,理据则常常要借助必要的科学手段才能获得。奇石欣赏属于艺术活动的范畴。我们的石友、奇石鉴赏家,完全不必为自己不具备必要的科学手段、无法观察到石头内部的微观结构、体验不到所谓的奇石的“科学美”而遗憾,也不要因为面对一块石头,说不出它是来自哪个地质年代、道不出它是属于哪个岩石家族而自愧。我们在进行奇石审美的时候,不要被科学束缚了手脚,更不要在科学家们的“忠告”声中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而应该大胆地展开审美想像、艺术想像的翅膀,在奇石为我们提供的无边天地里纵情高飞。

赏石,要讲科学,又不必拘泥于科学,有时还要离科学远一点,这是否也是一种辩证法?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