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神兽尊(图2) 西晋
口径12.7厘米,通高30.7厘米。盘口,器身堆塑一蹲坐状的神兽,双目圆瞪外凸,阔嘴露牙,左手捧一宝物,肩部双兽形耳。其造型奇特,兽面狰狞,神态威严。胎质灰白细腻,满施青绿色釉,润泽光洁,神韵非凡。此器由上海博物馆夏君定先生作过热释光科学测试,年代为距今1700年,时代为西晋。这类神兽尊,也有称猛兽尊、熊尊者,目前公开发表的共有三件,除东吴博物馆收藏的此件外,另一件是1976年宜兴周处家族墓出土,纪年为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还有一件是浙江绍兴收藏家唐勤彪先生的藏品。对照这三件神兽尊的形态,基本上是大同小异,而另两件更为相似一些,如器耳都作横向半环形,神兽口含圆珠,下颌长须垂逸,前肢上举。但东吴博物馆这件所不同的是,全器堆塑、刻划兽形纹饰,更加精致,更是形象逼真,另外其两侧双耳是雕塑的鼠形兽耳,与镇江博物馆藏金坛出土的扁壶器耳是一样的,越加神灵。此种神兽尊不多见,当是高等贵族权威人物的镇墓祛邪或祭祀用器,为六朝青瓷中的极品。
3.莲花尊(图3) 北朝
腹径90厘米,通高59厘米。敞口有盖,束腰长颈,椭圆腹,高圈足,肩部有六个直系。器身采用堆贴、刻花、高浮雕等手法,装饰有宝相花、飞天、神兽、蟠螭、莲瓣纹等。通体施釉,釉色清脆晶莹,积釉处翠绿。形体高大,威严端庄,纹饰华丽繁缛。学术界一般认为莲花尊是北朝青瓷的杰出代表。经研究,北方与南方青瓷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北方青瓷胎质的氧化铝含量高,往往因烧制温度不足而瓷化程度稍低,但瓷胎的颜色比南方要稍淡一些,多为灰白或白色。(2)北方青瓷釉的光泽性好,玻璃质强,流动性较大,釉面常有开片。南方青瓷较灰暗有失透感。(3)北方青瓷胎体厚重,比南方六朝青瓷相比显得形体硕大。(4)北方青瓷的装饰方法较多,有堆贴、模印、雕镂、刻划等,纹饰中受佛教影响的纹样如莲花纹、忍冬纹等较为多见。迄今发表的莲花尊共见有六件,包括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的二件。1956年湖北武昌南朝墓出土一件。1972年江苏南京南朝梁墓出土一件。1982年山东淄博北朝墓出土一件。东吴博物馆这件亦为河北石家庄地区北朝墓所出。对比此六件莲花尊的器形装饰大体一致,局部有些不同,如颈部纹饰有的无飞天,唯山东淄博一件装饰简化,器高武昌的43.7厘米,南京的
最高达85厘米。青瓷莲花尊为大型高档祭器,历年来出土甚少,堪为国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