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厚币(一)
发布时间 2016-08-17 浏览 50538 次
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金银纪念币大全”中薄币的概念.

因为要说明问题,故不得不对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金银纪念币大全”中对于加厚币的标注加以复述:其在儿童年金银币,13届冬奥会金银铜币,中奥会金银铜币”技术列表中把标准币注为薄币,而把加厚币注为标准币,是有悖标准常识和市民习惯的,而漏掉了古代科技发明1组加厚银币的全部技术资料.在表述1991年熊猫十年金银币和精铸1oz生肖银币时未作任何表述,可是在表述96观音银币,97吉庆银币时却用了加厚银币的慨念,并在注中说明;本页加厚银币与同名非加厚银币图案一致,故不重复标出.的字样.

近现代由于采用机制方法制币,货币形状还是采用人类社会所习惯的圆形.并已日趋定型.规范.由于各国传统习俗的不同,世界各国发行的金银币的规格大小,成色,重量都不尽相同.如圣马力诺2006年发行的18克银币直径为32mm,22克银币直径为34mm.,而比利时2004年发行的18.75克银币直径为33mm.,波兰2004年发行的14.14克银币直径为32mm.,澳大利亚1998-2000年的一盎司银币直径是40.6mm,而2004年的1oz银币的直径是40mm了.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国际贸易金银币是国家法定货币,是由国家统一制定成色和重量的标准金银币.

而各种纪念和特种金银币,虽也是国家法定货币,但它的面值和实际价值是脱勾的,是不能参于流通的.因此金银币纪念和特种币的大小,成色,重量,和厚度,按照国际贯例,是由国家财政,制造成本,和设计加工工艺需要而定的.再加上我国制币初期是以满足委托商需要的代加工形式生产出口的,因此会有如此之多的品种规格.

我国初期生产的银币规格;2.22克银币的直径为15mm ,1/4oz银币的直径为27mm ,10克银币的直径为23mm和28mm两种,15克银币的直径为33mm,1/2oz银币的直径为36mm,22克银币的直径为36mm,,24克银币的直径也为36mm,27克银币的直径为38.6mm,1oz银币的直径为40mm,还有一些大规格的金银币等,品种和规格繁多.

其中1/4oz银币的直径为27mm,10克银币的直径为23mm, 和1/2oz银币的直径为36mm,22克银币的直径为36mm,,24克银币的直径也为36mm,直径相同重量不同的银币在相同成色的情况下,显然10克银币的厚度要比1/4oz银币厚.24克银币比1/2oz银币的厚度要厚,可见我国还没有自己的贵金属币厚度标准.

现就我所了解的国家和一些专业书刊对于加厚币概念和标准的现状给于表述;

1991年由上海钱币学会编写,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1979—1988年中国现代纪念币一书中关于国际儿童年只在最后括弧里写道;发行部分特厚金币,而13届冬奥会币没注明有加厚币.中奥会也只写了发行部分特厚币

200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金银币).标准号分别是JR/T0004-2000和JR/T0005-2000.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可参见中国金币杂志第2期98页)当然这2个标准都是指导性标准,各造币企业可以参考执行或据此自行制订更严格的企业的内控标准.这两个标准都没提到币的厚度慨念和加厚的标准,只有直径,成色,公称值,普制币极限偏差.精制币极限偏差.丝齿个数的标准.只是在直径一项中取消了小于1mm的余数尺寸.圆形金银币直径标准全是整数值.仅有的直径38.6mm27克的银币,在1998年野生动物云豹27克银币发行后,就没再生产发行了.

中国金币总公司在对1979-2002年生产工艺方法统计表中只表述了;普通工艺是镜面喷砂.特殊工艺:有彩色,隐形雕刻,镀金,镶嵌,双金属,中孔,异形,丝齿滚字,幻彩,仿旧,无边,深腐蚀,防伪油墨,斜齿.而没有提及加厚.

中国金币杂志24期2005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专辑中,在文化长廊文字内容展示第四部分,基础知识中,贵金属纪念币发行要素只列出主题,图案,面额,材料,式样,规格,重量,成色,发行数量,发行时间,鉴定证书.而没有提及厚度!

在中国金币杂志第12期第30页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生产工艺总结中表述的:目前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在借鉴国外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和开发了自己独有的生产工艺.采用了16种工艺技术,不仅喷沙镜面等传统工艺得到普遍和新的运用.而且镶嵌,异形,彩色,隐形雕刻,激光全息,双金属,仿古,以及斜齿等新技术新工艺.均有开发和应用,全文没有提及加厚的慨念.。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