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上海爆红背后:排队7小时神话还在继续 疑似店员变黄牛
发布时间 2017-03-01 浏览 50923 次
家:非理性的符号化消费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社会学系主任刘长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去年上海的葱油饼也是非常火爆。这种现象背后,消费的意义已经不具备理性了,是符号化的消费。

“这时候的意义不在于奶茶本身。”刘长喜说,“好不好喝已经不重要了,但能够买到这样的商品,在聊天中、在社交网络中,是向朋友传递出一种信号,我买到了很难买的、你们都没有的东西。”

刘长喜告诉记者,这是典型的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可能是商家,也可能是个人的体验通过攻略、朋友圈等形式,经过病毒式的扩散可以影响到的范围呈现几何量级的增加。

“就像我老婆,不知道在哪里看到攻略说一家奶茶店好喝,就非得要喝。”刘长喜说,“当随着供给增加,比如门店数增加,所有人都已轻松喝到时,符号化的意义就体现不出来了。那时候大家就会回归理性。”

“排十分钟可以理解、排半小时也可以理解,但是几个小时就太疯狂了,”刘长喜说,“这是不可持续的。”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