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企业。2011年以来,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52家;引进广东省澄海商会,打造“隘口茶旅融合项目”;扶持培育湖南盛世湘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吉首市新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湘吉茶业有限公司等多家茶叶企业;扶持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打造“国家级为民办实事示范性合作社”。
靠科技。向省农科院申请每年选派一名茶学专家挂任副市长,对茶叶产业进行前瞻性、系统性和统筹性的科学指导。
重培训。根据茶事季节和各村、各大户的实际需求,安排和调整授课内容,做到“一村一课”、“一季一课”、“一需一课”;采取“学校培训”与“田间授课”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近三年来,累计共开展技术培训100余次,参训人员10000人次以上。
严考核。为实现茶叶产业早受益、高效益、长效期发展,要求各乡镇、街道、挂村市直单位以严要求、高标准来督促、指导茶农、合作社开展定植、培管工作,并将各乡镇、街道、挂村市直单位茶叶产业工作纳入“五个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和“双百分”考核内容。
茶旅融合。结合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民族特色,在乾州古城、游客接待中心片区开设湘西黄金茶旗舰店;在矮寨大桥、德夯景区、高速公路、公交站台等设立“湘西黄金茶”大型广告牌;对茶馆、宾馆、旅行社等涉旅企业开展导游培训,推介湘西黄金茶。
黄金茶,湘西的绿色金矿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张曙光
专家访谈
黄金茶公共品牌是湘西的地方优质茶叶名片,是湘西优质茶叶的象征,是湘西优质茶树种质资源造就的全湘西公共的绿色金矿,是湘西人民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
湘西黄金茶产业的发展,有优质的黄金茶种质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湘西山区优美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有产业发展必需的政治生态和人文条件,我非常看好湘西黄金茶产业的发展。
就当前及长远而言,打造“湘西黄金茶”公共品牌十分必要。其主要意义,一是充分利用黄金茶种质资源,将该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湘西黄金茶产业是一个扶贫产业,可以带动湘西人民脱贫致富;三是全湘西共同做大做强黄金茶产业,使之造福湘西乃至湖南人民,造福全人类,使之成为中国茶叶第一品牌。
吉首市打造、推广“湘西黄金茶”公共品牌,我的建议是,做到上下统一思想。“政府+企业+茶农”建立利益共同体,“湘西黄金茶”公共品牌是大家的绿色金矿;把质量视为产业的生命。产品质量要从源头(茶园)的绿色防控抓起,再到有机肥源建设和使用,再到茶叶加工的精益求精等若干环节;积极培养产销人才队伍。当今茶产业是朝阳的、绿色的、健康的优质产业,湘西黄金茶更是如此,只有一流的人才团队方可成就辉煌的事业。
吉首市选择发展湘西黄金茶产业是智慧之举,并且近几年将该产业做得有声有色,其中有许多先进经验值得推广推介。就全国茶产业发展而言,确实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某些产品相对过剩,存在需要去产能的问题。但是,众所周知,好的东西是不过剩的,湘西黄金茶就是如此。
要做大产业规模、做响产业品牌、做强产业市场,必须做好质量控制,保持湘西黄金茶永远是消费者心目中最好的产品。
脱贫故事
“我家种有12亩黄金茶,一年下来收入可达到13万元左右。女儿在厦门一所大学读美术设计专业,一年要3万元的学费。要不是种了黄金茶,孩子读书都读不起。”4月20日,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村民张才红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
曾经的隘口村既是贫困村,又是典型的“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不仅正常工作难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也被弱化。该村种植茶叶虽有几百年的历史,但面积小、规模不大,全村95%以上村民处于贫困线。2012年以来,全村脱贫攻坚和茶叶产业建设深度融合,通过连片发展优质茶叶种植,让村民在“产村一体”化中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目前,全村种植茶园面积从原来的200亩扩至13000亩。合作社于2015年建成1100平方米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茶叶1万多公斤,产值达1200万元。2014年以来,该村确定以“合作社党支部+基地+贫困户”方式产业帮扶贫困户脱贫,发挥“红色股份”正能量,截至2016年,村集体经济共得红利收入22.697万元。
在隘口村,像张才红这样因为种植茶叶脱贫致富的达700多户3100多人。村民向天来也是因为种植了茶叶,在家盖起了两层小洋楼,去年搬家入住。他说:“现在我家的生活比以前强了百倍。光是种植茶叶一项,一年收入就有好几万元呢!”
说起种植茶叶产业脱贫致富的故事,几比村无疑是吉首市茶叶产业建设整村推进过程中涌现的一匹“黑马”。2011年,该村人均纯收入1977元。2012年,该村大力种植茶叶产业,全村145户,其中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除去5户“五保户”外,其余140户家家种植黄金茶。目前,全村种植茶叶面积1200亩,2016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年收入上万的共有50余户。
张树清,几比村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有10亩茶园,当年仅销售茶叶鲜叶一项收入达万元,一举摘掉了贫苦户的帽子,同年和他一起脱贫的还有11户。茶叶不仅让村民发家致富,还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全村仅有15人外出务工,其余的都在家服侍茶园,农闲时节才去吉首城区打零工。
张晓梅是河溪镇河溪社区的茶叶产业带头人,种黄金茶1100多亩。她还与社区56户茶农,共同组建了丰裕隆茶叶专业合作社,其中包括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8户贫困户每户享有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张晓梅与他们签合同,190万元扶贫贷款交由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生产,每户每年分红不少于3000元。38户贫困户每年分红收入,总计达11.4万元以上。
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吉首市产业脱贫的样板,湘西黄金茶已成为吉首市“精准脱贫”的当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