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老茶融合互联网平台焕发新生机
发布时间 2017-05-20 浏览 50778 次
兴起,品饮乌龙茶上升到了艺术层次。邓时海觉得普洱茶也有其足够的内涵可以上升到品饮的层次,于是开始研究普洱茶,并写成了《普洱茶》、《普洱茶续》两本专注普洱茶及至普洱老茶的研究专著。  

这两本书,无意间带动了普洱茶的品饮文化,使其呈现新的生机与活力。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了解普洱茶,加之普洱独特的味道与功效,普洱的品饮文化开始风靡。邓时海在两书中提出普洱茶“越陈越香”、“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并认为普洱应喝老茶,经年陈放的老茶能够褪去普洱新茶的苦涩,表现出真正独特的韵味及价值,口感味道更佳。普洱的收藏陈放价值被挖掘,很多品茶人也加入了藏茶队伍,普洱老茶的市价也越来越高。  

  邓时海告诉我们,在普洱茶中,年份20年以内的只能算新茶,20年到50年是旧茶,50年到70年的是普洱老茶,又称印级茶,70到100年的为陈茶,称为号级茶,而大于100年的则是古茶。市面上虽有许多所谓的普洱老茶,但是其实市场上真正的50年以上的老茶已是可遇不可求,陈茶、古茶更是难得一见。邓时海老先生介绍说,50年代以后,普洱茶精品工艺制作方法已经中断了,做茶不再是为精品而是做“商品”,工厂商业化模式批量生产,印级茶、号级茶已然生产不出,市面上的很多普洱茶早已没有了当年普洱老茶的独特“韵味”。  

  传承普洱老茶:携手徒弟何祺昌制福禄圆茶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品尝、推广普洱老茶,让普洱老茶不至于走到失传的地步,邓时海游走各地,深入了解并尝遍了各种普洱老茶,积极推动普洱茶文化。在2003年更是携手徒弟何祺昌的祺昌茶业一起制作“福禄圆茶”,该茶是以秉持“号级茶品”之传统制作工序,制成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普洱茶。邓时海表示,“普洱茶应该得到传承,制这批茶,我是希望给普洱茶留一个体系,将来百年以后之后辈人们喝到它,能知道原来普洱茶的韵味是这样的。”

现今许多人,甚至很多制茶人都未喝过真正的老茶。然而,制茶人是一个品牌的核心与灵魂,茶的品牌与制茶人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常品老茶,才能从品饮过程中感悟到老茶的拼配精髓,从而制作出真正的、有韵味的普洱老茶。为了能让后人品尝到普洱老茶的韵味,使福禄圆茶的味道得到最好的展示,邓时海和徒弟何祺昌时常一起品饮珍藏的经典老茶,感悟老茶的气韵生成和发酵过程,并把这种感悟融入到福禄圆茶的制作工艺中,才使得福禄圆茶具有号级老茶的韵味潜质。  

  由于流传下来的制茶资料较少,以及茶青原料质量越来越不稳定,邓时海在2003多次再度进入茶山,迈着追循传统的脚步,探寻良好茶青的茶山。最后到了云南“滇西茶区”寻找考察,在凤庆的凤山茶区,选定一处茶山,以传统“普洱号级茶”的制作工艺,于2006年监制生产出第一饼“福禄圆茶”。他老人家有信心,福禄圆茶会是将来经典的号级普洱茶。邓时海重视茶的韵致与拼配:“春茶底蕴丰厚,夏茶气势开扩,秋茶高香柔和”。——选择每年成色好的春、夏、秋茶拼配,品相不好的话当年便不勉强出品,讲求精品而非只重视数量。邓时海也表示,“06、07年制成的福禄圆茶,现在品尝起来已经很不错了,再过5到10年便基本茶性成型,逐渐匹配号级老茶的韵味了。”  

  融合与创新:互联网平台为普洱茶带来新发展  

  普洱老茶的得之不易,使其具有巨大的收藏价值,也使得得普洱老茶市价极高,但由于行业的缺乏规范,有一些不法商贩选择用不同毛料产地的茶料滥竽充数充当普洱老茶。邓老先生认为,“市场存在乱象,其实也正说明普洱茶行业市场有很大潜力。我们需要把握市场的方向,规范是需要下力度执行的。我们更应做好茶的质量,并适时进行一些创新与融合,像结合互联网平台便是一个不错的发展契机。”而福禄圆茶即将与粤国际粤云商平台达成合作。 

据了解,针对普洱茶毛料市场存在的问题,粤国际着力进行调整与规范,从毛料来源地着手,把控好各个产出毛料的山头,确保毛料来源。粤云商平台对普洱茶毛料的规范化操作,为普洱老茶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邓时海认为,粤国际开展这个项目选对了时机,保障了平台上茶品的毛料来源,使茶商能制作更精品的茶。粤国际提供的互联网平台与普洱茶传统产业的合作,是互相的交流与融合,是一次行业的创新,为普洱老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确保了更多的茶商能获得纯正的古树茶毛料,也为实现普洱老茶的传承推波助力。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