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镇端午好欢闹 3万多
下一主题:不是所有普洱茶都有收
从一斤几十元到动辄上万元,茶叶市场频现的悬殊价格差,经常让人们一头雾水。对此,谢四十如此释疑:品种差异、采摘时间、采摘部位、人工成本等很多因素都决定着价格差。“举个例子,低端茶叶每人每天采20~30斤鲜叶,而高端用料每天只能采2至3两鲜叶。”他说。可见,在茶叶成本中,人工成本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谢四十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这个采茶季,熟练采茶工的日平均工资为130元,还要包吃住,并报销往返车费。而在五年前,采茶工的工资仅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左右。“虽然我们黄山毛峰历经了四次技术革命,目前已经采用了电磁感应加热生产线,但茶叶产业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全盘考虑茶叶采摘、加工、茶园管理等环节,人工成本在茶叶价格中能占据四成的份额。”谢四十坦言。
面对纷繁的茶叶品类和价格,消费者该如何理性选择?谢四十表示,尽管很多名茶都有产地标识,但仍无法完全杜绝乱贴标以次充好的现象,普通消费者很难从茶叶的形状、汁味、汤色等来辨识等级。“就拿大家喜欢的绿茶来说,很多人认为茶叶越绿越好,其实颜色鲜绿不一定就是上等绿茶。我们黄山毛峰核心产区在富溪乡各个山头的生态茶园,并且只选用海拔400米以上的茶园。由于海拔高,山上的茶芽不同于山下的偏绿色,而是呈嫩黄色。所以,鲜叶、干茶、茶汤都呈现淡黄色。从原料选择、制作技法到销售渠道的全程监管,才能成就一道传世好茶。”谢四十道出了原料甄选、大师手作茶迅速占据市场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