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三十年只为好茶,虞建明的匠心精神
发布时间 2017-09-05 浏览 50191 次
以分毫不差的道出。虞建明自幼生在武夷岩茶产区腹地,做了30年的茶,品了30年的茶,对于大红袍的品鉴,甚至能准确的讲出一泡茶的产地和生长的母树,让人感受到了现实世界里神奇的分辨力,然而这一切并不是天赋。味觉是一种记忆,超凡味觉的背后是近三十年的磨砺。

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在虞建明身上,对茶有着超乎一切的热情。制茶的过程十分磨人,尤其是制作三味大红袍的时候,要不停的调整药与茶的比例,因为这不仅仅是做一款茶,还有何国军在身旁虎视眈眈要保证药效。采摘过后的鲜叶,需要经过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晾索这几大工艺,这些工艺环环相扣且每道工艺承上启下,毫无间歇,在杀青和烘焙阶段,分别要润入玉竹和百合的鲜汁,花费的时间要比寻常制茶更久。三年来,虞建明每天都在重复着这样的工作,记录、调整,为下一次试验提供有效的改进。三味大红袍的醇厚芬芳便是在这一天天的重复中,靠着虞建明对茶的热爱一点点积累起来。

也许只有这种对茶的爱与热情,才能坚守三十年如一日的不断尝试吧。

一颗专注、创新的心

面对制茶的繁琐工艺、何国军对药效的要求,虞建明从未思考过终点在哪里,下一次会不会成功。因为他相信专注的做好每一次,美好的结果总有一天会到来。三味大红袍在中医药文化与中国茶文化厚重历史的硕果下融合创新,今天我们看到的成果背后,是一位制茶人和一位制药人的创新精神。

创新不是对历史和传承的摒弃,是接受与圆融。在传统制茶工艺上,为了融入玉竹百合,虞建明与何国军开创了七焙七润的制作方法。在杀青阶段,以鲜榨玉竹百合浸润茶青,在低温烘焙阶段,润入鲜百合汁,借鉴了药材的炮制手法,让药与茶风味连理,文化圆融。

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数十年的生命旅程里,仍然热爱自己的事业。在疲惫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笑对困难。虞建明用他三十年的坚守,演绎了一个完美主义者在制茶事业上执着,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