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两汉时期铜镜
下一主题:古镜的多种用途
从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规律来看,一类藏品初次参拍时形成的成交价格都存在着行情上冲的较大空间,今日的冷门很有可能是将来的热门。虽然不少铜镜都在数万元落槌,但并不意味着升值空间不存在了。铜镜的成交价格还要经过收藏界的一个认知的阶段,这也是步入投资领域必须经过的阶段。对于铜镜投资,应把握中长期持有、分阶段买进、挑选精品留存而逐渐淘汰劣品的投资策略,使藏品系统化和精品化。
收藏铜镜
由于铜镜收藏者相对于其他集藏门类的追逐者数量要少,因此在集藏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利因素。首先,铜镜市场价格不统一,各地区价格差异较大。其次,铜镜的资料缺乏,在认知上会给收藏者带来不便。玩过古钱币的人更容易识别铜镜,收藏铜镜应从收集标本开始,对铜色、铜质、花纹、铭文作综合分析、潜心体会,慢慢地积累专业知识。
收藏铜镜主要着重纹饰、内容、风格等方面,时代分区是按照纹饰、风格大致上划分的。作为铜镜的鉴赏,还应从铜镜的金属成分比例、沁色、形制、工艺等方面加以研究考证。铜镜的赝品主要集中在汉唐镜,从宋代便开始仿造,当今赝品汉镜几乎可以乱真。真品汉镜花纹精美清晰,黑漆或水银沁入器体,不易拭去。而宋代后仿制和当今新仿的汉镜,采用真品翻模铸造而成,其花纹不甚清晰,显得模糊。铜质呈黄红色,黑漆或水银颜色死,本身光洁度差;真品汉镜边缘棱口看似锋利,乳尖看似尖凸,但用手抚摸不割手不刺手。在地下埋了上千年,锈已渗透到器体内部,去锈后镜子出现槽坑的痕迹,锈迹坚硬呈块状。以手指叩镜面声音发闷;而赝品汉镜边缘棱口割手,乳尖刺手。以手指叩镜面“当当”作响,且铜绿锈以强酸腐蚀,浮于表面,弄下来呈粉末状,内里则露出新铜。(宋溪 刘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