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铜镜收藏
发布时间 2018-03-15 浏览 49721 次
密的龙凤蟠螭走向当时盛行的卷草纹、星云纹、吉语,出现了草叶纹镜、星云镜及各种铭文镜。汉代中期的博局镜,又赋予了铜镜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方位概念,间以日月、羽人,各种怪兽。初看似千篇一律,实质变化万千。其上的“TVL”,让外国学者着迷不已。汉代最值得一提的,是东汉盛行的画像镜及神人神兽镜,其凸形的镜体及东王公、西王母,博牙、子期,诸多神人怪兽,让每一个人看了之后顿生爱怜。

到了唐代,铜镜体现的是真正的盛唐风韵的华丽气象,麒麟、奔马、鸾凤、吼狮及西域流传进的各种花卉、不知名的或奔或卧的怪兽。唐代的海兽葡萄镜,被日本人称为“东方铜镜之谜”。

唐之后,随着社会发展,铜镜成为普通日用品,也从白光宝鉴成为真正的青铜镜。普通青铜为低锡铜,熔点底容易制造,但冷凝收缩率要高,纹饰不容易铸造得非常清晰。这就是辽金宋铜镜纹饰稍显模糊的原因。但宋辽金铜镜,内容更加丰富多采,形式更加多种多样。宋辽金铜镜可以加以细分,如金代双鱼镜,非常典型。但大部分宋辽金铜镜风格接近,流通地域广泛,杂糅混淆在了一起。

铜镜的收集,从宋代就开始了,北宋《博古图录》里,就收集铜镜100多件。清代崇尚古风,铜镜已成为青铜器中一项专门的门类加以著录。在清乾隆时期收藏宫廷之大成的《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等书中,著录有大量铜镜。近代罗振玉、陈介祺等青铜收藏大家,也有铜镜专著出版。值得一提的是四十年代梁上椿所著《岩窟藏镜》在缺乏科学考古资料的情况下对古代铜镜作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是解放前有关铜镜研究中观点较新、内容较丰富的一部著作。但回顾铜镜收藏的历史,近代、尤其是这二十年才是铜镜收藏的真正高峰。铜镜的价值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