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
发布时间 2019-03-06 浏览 50822 次
五角星;1元券原设计稿主景为天安门,有红旗、彩灯及毛主席像,批示将红旗、彩灯和墙上挂像去掉;2元券原设计稿为金黄色,与其他主币色调很不协调,且1元券与2元券之间的色样,“在广大劳动群众的习惯上易于混淆”,建议改为蓝色;5元券的主景“民族大团结”,原设计稿为群像中有人高举毛主席的画像,周恩来指出:“民族大团结的主景可用,但根据毛主席的意见不要把他的像画上”,后换为两幅语录牌,周恩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及“中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对10元券,周恩来指出原设计的工农兵主景中的“农妇”,“年纪太苍老,要画得健康一些”,“战士的形象不够英勇,手中拿的还是美式卡宾枪,不恰当”,要求重新修改完善。中央领导人的极大关怀和明确指示,为很好的完成这套人民币的设计与印刷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套人民币发行后,人民群众热烈称赞新币好看、好认、好算、好使。主要因为:一是这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分票以工业、交通为主题,角票反映农业机械化,搞好生产、建设工业的场面,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1元、2元、3元券分别采用北京天安门、延安宝塔山、井冈山龙源口图景,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5元券和10元券则表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和工农联盟的主题思想。二是钞票式样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四边框形式,采用左右花纹对称的新规格,票面尺幅按面额大小分档次递增,整个图案、花边、花纹线条鲜明、精密、美观、活泼。三是除分币外,其他面额人民币全采用胶凹印刷,10元券还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接线技术。这套人民币的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防伪反假功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四是人民币采用厂藏、蒙、维吾尔三种少数民族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和各种面额字样,且均为各族著名人士书写,便于在少数民族地区流通使用。

  这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为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职员马义蔚书写,已成为书法精品,后两套人民币仍沿用此字体,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行标基本采用这一字体。

  这套人民币的纸分币开始发行时,有冠字号码,后停止生产发行。80年代初,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活跃,硬分币供应紧张,于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恢复纸分币的生产和发行,但这次发行的纸分币只有冠字,没有号码。

  这套人民币中的红色1元券发行4个月后,发现有严重的变色、脱色、油墨溶化变粘、花纹模糊不清等现象,经调查分析,确认油墨性能不佳,油墨中的连结料不好。后1元券进行改版,采用黑色代替红色。

  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健全和巩固了我国的货币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53年1分


1953年1元


1953年3元


1953年10元


1956年1元


1956年5元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